穆府众人能够顺利的抓获杨旭余说白了无非是因为犯人做贼心虚的缘故,如若不然的话,即便谣言传遍了天下,不是犯人的人,听到了,也就听到了,根本不会想着去按照谣言上所说那样,去寻找什么可当作证据的小木棍。
而槐刘镇上那些所谓的自发寻找小木棍的百姓,根本就不是贾郑道与杨旭余所理解的那种寻常百姓,一切自发寻找小木棍的百姓,都是被穆府所相信的,受过穆府恩惠的人家。他们在得到穆府的暗中指示后,才佯装出一副寻找小木棍的样子。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加深幕后黑手对小木棍的重视。
说到底,还是杨旭余与贾郑道太过心虚了。一根木棍,即便是底部有凹槽的特殊木棍,放眼整个槐刘镇,那么多的树木,树枝,想要找到相似款式的小木棍,并非什么难事。如果真的只靠这个小木棍就能使穆府挽回局面的话,从一开始,槐刘县衙也就根本不会想着去冒着得罪穆府的风险而选择将穆文远押进牢房。只要穆员外的一句话,县衙也就会将这件虐杀醉红楼妓子事件当作没发生一样,不但不会将穆文远送入牢狱之中,反而会拼命的将虐杀妓子事件掩盖下来。穆员外的一句话所承载的分量可远远不是一根特制小木棍所能媲美的。
贾郑道与杨旭余输就输在对先前大好的局面太过重视,不舍得退后两步。这样也就会在无形之中被束缚住手脚,变得患得患失,无法准确的分辨清那个才是重点中的重点。处理穆府与县衙传出来的两条消息最妥善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冷眼旁观便可。即便穆府找到了被杨旭余使用过的那根小木棍又能怎么样。找到也就找到了,只要在穆府找到后,贾郑道安排些人手将数个甚至十数个同个模样的小木棍散播出去,再传播些例如“这一切都是穆府自导自演”这类的谣言,到时候,仅凭县衙的能力,如何分辨得清楚。同时,还能进一步得打击穆府。又岂是如现在这样,杨旭余华丽丽的掉进了圈套,落入了穆府之手。
不敢说有十成的把握,但按照柳宁的预估,起码也有个五成的胜算。也正因为这五成的胜算,让柳宁对自己与穆府设计安排的圈套是否能够成功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只不过,柳宁没想到的是,谣言不过传出一日,演戏不过才演了半天,后招还没使上呢,就有人迫不及待的钻了进来。不过,这样也好,抓住这人,即便他不是幕后真凶,也定然与幕后真凶脱不了干系。抓住了心虚之人,也让柳宁稍稍安心了些。多的不说,至少穆文远这些是彻底摆脱了嫌疑。
与柳宁相比,得知有人落入圈套后的穆天赐则是表现出极大的兴奋。前脚小厮刚回府禀报,后脚穆天赐就拉着柳宁守在后门处翘首以待。
不多时,十来个穆府护卫押解着一名垂头丧气,被绑缚的严严实实的男子回了穆府之中。事先与县衙通过气,并且许下了诸多好处之后,槐刘县衙也就默许了穆府的夜间行动,并且积极配合穆府传播谣言。同时,得到穆员外诸多承诺的范大晨欣然答应在穆府抓住犯人之后,由穆府先行问讯,待问出想要的答案之后,再交给县衙,换回穆文远。
所以,不等穆尽忠吩咐什么,护卫们自然而然的将杨旭余关进了穆府后院中的一处空屋之中,并且留下足足八名护卫守在屋外不断的巡视着。
穆尽忠看着杨旭余被关押严实后,就去了穆员外的院子。因为穆员外曾说过,但凡抓住了犯人,无论是什么时候,都必须第一时间告知与他,所以穆尽忠没有着急着问讯什么,而是转身离开了。
穆尽忠离开了,不代表穆天赐就会这样轻易的离开。看到疼爱自己的二伯被人设计,蒙受不白之冤,穆天赐对犯人的愤恨可想而知。同时,他更想知道,一直和善待人的穆府究竟为何会被人这般设计陷害。是以,等穆尽忠的身影消失在穆天赐的眼前时,他便拉着柳宁进了关押杨旭余的空屋之中,准备亲自动手,问讯犯人。
一开始,不论是穆尽忠还是穆天赐,亦或者柳宁,谁都不认识杨旭余这人,但是,从穆文远与阮鹏举的描述中,让所有人都知道杨旭余的容貌特征。毕竟在杨旭余的鼻尖有一块很是明显的暗红色胎记。所以,当他们见到杨旭余的第一眼起,便已经知道了杨旭余的身份。因为胎记的缘故,杨旭余自然知道自己的身份瞒不过其他人,所以在身份问题上,杨旭余很大方的承认了。只不过,杨旭余人虽然被抓住了,却不代表他会就此轻易承认虐杀妓子的事情是他所为。面对穆天赐的不断问讯,杨旭余始终矢口否认,坚决声称自己只是想要去醉红楼中窃玉偷香,并非什么杀人凶手,幕后黑手。面对杨旭余的否认,穆天赐急得直跳脚,却始终无可奈何。穆天赐毕竟年轻,没有想过通过刑罚来迫使杨旭余招供。所以,仅仅只是一些声疾颜厉的问询,根本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