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潮汹涌的大唐!
夜晚,大唐长安中心的皇宫内灯火通明。
金銮大殿中,一位英武俊朗的黄袍男子正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静静听人禀报。
正在禀报的那人一身金胄铠甲,单膝下跪。
“皇上,武家今日有女婴诞生,武则氏留下的后手大威天龙也被成功召唤,只是那大威天龙好像出了点问题,好像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形婴儿。”
“哦?普普通通人形婴儿?”黄袍男子,当今大唐国主李长歌轻笑道,“如真是正常的大威天龙,我反倒没啥兴趣了!现在出了意外倒是让我有点期待了……”
“皇上,那需不需要斩草除根?臣愿领兵立刻剿灭武家!”
李长歌摇摇头,“要斩草除根,我三十年前就可以了。以前可以却没做,现在更没这个必要。西凉那边有武家在,利大于弊!呵呵,武家的那些老人根本不值一提。那边的事你别管,我自有决断!倒是让你查探的事情查清楚了吗?”
“禀皇上,臣正要禀奏!”
“前泰山郡守海清上报兖州曹家贪污赈灾粮食一事实属诬报,具体情况尽在此奏章中,请吾皇明鉴!”
单膝下跪的金胄甲士起身向李长歌递上了一道厚厚的奏折。
李长歌快速翻阅了一会,奏折中事情原委、经过及相关证据都很详细:海清作为泰山郡守却贪墨泰山百万灾民赈灾粮食的一半,又偷偷售于异族,换做钱财中饱私囊。海清还想胁迫泰山郡的粮行,让粮行出粮弥补灾粮空缺,粮行不从,海清便带兵强制收粮,于是便起了冲突,但海清没想到粮行中竟有兖州曹家的一名嫡系!该嫡系还死于冲突之下!
曹家曹小瞒是兖州刺史,曹家人死在自己麾下的郡守手中,贪墨灾粮的海清岂能有活路?情急之下,泰山郡守海清恶向胆边生,反打一耙,率先消耗郡守一年一次直达天听的机会向李长歌诬报曹小瞒与曹家贪墨灾粮……
厚厚奏折最后的万人血书让李长歌彻底动了容。以他的修为自然可以感受到这血书中来自成千上万人的悲愤气息,那是请求朝廷严查贪官污吏的民心!
“哼!好一个海清!没想到天灾当前,他竟然还敢暗扣赈灾粮食,那可是朕之子民的救命粮啊!一家之肥能抵百万民命乎?!”大唐国主李长歌轻轻把奏折放下,心中却已是极怒。“卖粮给异族更是叛国!海清此人当诛、当刮骨、当以身饲万民!朕还要亲自看看他的心到底是红的还是黑的!”
话毕,李长歌已经起身从书桌旁的剑架上抄起一柄长剑便要往外走出去。
眼看此幕,金胄甲士急忙挡在李长歌身前,他双膝下跪:“圣上!您日理万机,海清这等贪官污吏还不值得陛下亲自问斩、脏陛下的手!请陛下准许臣替陛下一行,刮干海清骨血平民愤,再拿回海清之心供陛下一观!”
李长歌定定的看着眼前的金胄甲士,他的脸色变幻几下仿佛有些犹豫。
眼见李长歌有些犹豫,金胄甲士灼灼盯着李长歌的双目中竟然有泪光闪动:“陛下,臣在查清此案的过程中眼见泰山百万灾民先受天灾再遭人祸,百姓饿至以树皮草根为食、泥土黄汤为饮,万千百姓饿死路边,亲人无奈竟不得已以……”
说到这儿,金胄甲士的泪珠已滚滚落下!“每每想起,臣就恼恨于不能立刻杀死海清那等通敌卖国的贪官污吏!请陛下给臣一个手刃大贼的机会!”
看着眼前这位几十年来为自己鞍前马后,协助治理天下的心腹爱将,李长歌长吐一口气:“罢了!李录史,你便替朕前去吧!你办事,朕放心!”
“谢陛下信任!此事微臣万死不辞!”
“嗯,去吧!拿好朕的这把剑,凡事如朕亲临!另外安排好善后工作,必要时去找洪公公。”
“陛下真慈悲可生枯木,仁心能照千古!臣李录史替泰山百万灾民再次谢过陛下!”
金胄甲士李录史重重一磕头,从李长歌手中接过长剑,双手捧着出了大殿。
李录史走出大殿,只觉手中宝剑有万钧之重。突然他的耳边传来李长歌的声音:“海家族人九代之内皆发配至边关,其中但凡有体重多肥者,皆与海清同罚,当场以身作食饲于万民!”
李录史只觉手中的剑更沉了……
他双手持剑转身对着金銮大殿一行礼,然后快速走到虎贲营,点齐兵马连夜向泰山郡赶去!
百余虎贲卫胯下的神驹可一日一夜便从大唐的日出天涯跑到日落海角,一路风驰电掣!
……
快至兖州,金胄威严的百余骑中又分出几骑奔向四方!
李录史很快便见到了已被兖州刺史曹小瞒收押在狱的海清。
眼见金胄威严的李录史,狱中的海清急忙把住狱门,一脸热切的望着门外的圣上亲使:“李特使?皇帝陛下派您来为我泰山百姓主持公道了?!曹家贪墨灾粮,私用公权,十恶不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