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却也是有国学的只不过这国学却是相对于汉族而言的。
康熙站起身来走下陛台在金砖漫地的大殿中缓缓而行一任群臣迷惘的眼光盯视在他的身上侃侃道来“诸位臣工我大清今日疆域广。袤无垠治下百姓逾亿兆之众可如不健忘须知道八十年前我太祖以遗甲十三副起事之初建州女真不及十二万之众却力敌袁崇焕几十万大军终至横扫明军占领中原累创诺大清国。何以至此?!”
何以如此?满族官员们是胜利者少有思索的汉族官员们思索得多却少有说不出三个以上理由的但这和康熙的振兴国学有什么关系?
康熙驻足在刑部尚书王士桢的面前微笑道“王爱卿你曾经评价过容若之词其中妙语高见朕至今天仍然铭记于心。你说容若的词之所以写得好乃是因为他维真吐实心之所想言出心声不为雕饰不为矫情遂成一方大家。嗯朕记得可对?”
王士桢点头的时候凌啸悚然有悟……他记得后来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评价容若大哥的词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说的就是满族人的真难道康熙是要一扫被伪理学摧残了伪儒学不成可满族地那种小民族的“真”。用于康熙今日不装B尚可可把它提高到国学的地步实在是有些拔高了。要知道我汉族传统中就从来都提倡真连孔夫子都谈食色性也只是到了理学风行之后才变得羊头狗肉起来的!
众官员都在拧眉苦思。这种关键时候谁能领悟到康熙的思路谁就能很快站对队伍谁就有机会迎合圣意。
但康熙却不给他们领悟的机会直笃笃说道“不错我满族真于心真于心便能正视心之所求。故能不耻于财货之享不耻于富贵之需。更不耻于地土之欲故能能征善战故能卧薪尝胆故能屡败屡战如食象之蚁。一小搏大将不可一世地大明朝顶翻在地。然入关以后花花世界纷纷学说到如今八旗**满俗尽沦前有雅克萨之惨胜。后有几十年之葛尔丹西乱倘不是开国气象尚在恐怕比大明朝倒得更快。朕十几年来百思不得其解何以同样的儒学汉唐盛大至斯宋却孱弱至偏安百年大明朝关外累败于蒙古与女真。到今日朕听闻申信望一席话朕全明白矣!”
百官的眼睛一起齐刷刷地看向申信望。太子洗马的脸色一下子死灰一片他虽还没有完全明白康熙的意思但光是一个“真”字就让他晓得。康熙决不是褒奖他的意思!这一刻申信望变成了申绝望他一眼迎向大家的目光竟然全都是恶狠狠幸灾乐祸的却没有一个是同情的至于等下万一有不测之祸时自己能寄予求情希望的温柔眼光更是一个都没有看到。悔恨得罪了众人地他已经能够想像得到落井下石和墙倒众人推是什么滋味恐惧之下他把眼光看向了凌啸虽是毫无交情但他很希望能有人同情尤其是凌啸的同情毕竟自己那么完备的监控体系也有向凌啸示好的本意。
凌啸当然不知道申信望的热望他见皇帝把“真”引到国事上去已经渐渐有些明白了康熙地意图心中是震撼不已。这个“真”和“实事求是”四个字有些貌似啊晕难道这牛人和未来的伟人有些境界相通之处么?
但康熙显然没伟人的那种理论高度接下来的话让全殿官员大吃一惊。
“哼!朕听了申信望的话才知道我满族人巴巴地拜师傅却是晚了几百年拜了个早已经没落得千疮百孔地师傅!儒学在强汉盛唐之后就被赵宋的懦弱给抛弃了刚性剩下的程朱理学想要重振这种刚性却被人给断章取义舍本逐末得面目全非!刚性呢?荡然无存!整这些个文过饰非地东西干什么?汉武帝整了吗?唐太宗弑兄杀弟逼父他整了吗?”康熙越说越激动口里面说着刚性脑海里却闪现着凌啸讴歌的自尊忽地忘形地咆哮起来“诸臣工朕今日实话就说在这里了若是四阿哥没有马齐在路上追杀朕朕即使回来也会认命当个太上皇之所以要复辟是朕不服他的禽兽行为舍不得朕创的盛世也不喜欢在背后指手画脚更不想去想他愿不愿意朕指手画脚!”
咚咚!拿着笔在丹犀旁记录的起居注官和国史馆史官仰头就倒。轰!人人心中都是巨雷响起一个个目瞪口呆。
康熙复辟的理由谁都知道是舍不得九五之尊的帝位可如此**裸地在大朝上说出口来可怎么收场?
******
凌啸也觉得过了而且是很过了。
他和凌啸的伟人相通凌啸没有意见可康熙也不能够完全不顾及到这种地步啊。他抨击“灭人欲存天理”这种自我阉割刚**求的理论凌啸举双手赞成但当众掀开遮羞布一丝不往却是背弃了社会地人性矫枉过正到沦落入兽性去了那又是另外一个极端了。
张廷玉响咳嗽一声提醒康熙可咳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楚就不谈康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