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剧本,李川的工作并没有结束。
他还要再写一份剧本,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剧本,而是导演剧本,专业术语叫做“分镜头脚本”。
影视剧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成的,而影视剧中的每一个镜头都不是随便拍的,需要在拍摄之前就设计好,做出一个基本的框架,这就是“画分镜”。
分镜是基础性的工作,不同的导演对此有着不同的态度。
知名大导演往往更注重创作本身,对于分镜,他们有的会选择交给手下人去做,有的甚至都不需要分镜,只是在脑中勾勒出一幅幅图像便可以赤膊上阵。
但对于处在事业上升期的新人导演,分镜则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李川,过于年轻,且从未执导过任何作品,这些因素注定了他很难赢得投资人的信任。如此,他想要证明自己的导演功力便只能通过分镜。
分镜虽然基础,但往往越基础的东西越能证明功力的高低。
所以,分镜他是必须要画的。
至于要采用何种形式,他心中也早已有了主意。
从一开始,李川便发现《毛骗》非常适合用美剧的形式展现出来。
美剧,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节奏快,二是信息量大。
常常有人说“美剧是不能快进的”,普通观众观看美剧,一快进,后面基本就看不懂了,这侧面说明了美剧节奏快、信息量大的特点。
若问美剧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大规模的使用镜头语言。
所谓镜头言语,就是用镜头传递信息、用镜头推进剧情。
许多复杂的情节,若是用“演员说台词”方式来解释,会显得非常拖沓,而若是以镜头言语的方式去展现,则会简洁的多。
当然,镜头语言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道行不够的导演是玩不转的,硬玩只会徒增笑柄。
李川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去设计分镜,不过他对自己的功力有些不太自信。
若是单纯的剧情片,他倒是可以试一试,但《毛骗》并不仅仅是剧情片,它还是一部悬疑片。
对于悬疑片,李川虽然看过不少电影电视剧,但他从未对此类型深入研究过,信心着实不足。
该怎么办呢?
要不……买节课程?
李川这样想着,闭眼进入了系统,打开商店,很快找到了悬疑片的分类课程。
【课程:基础分类课程(悬疑)/售价(积分):5000】
积分刚好足够。
李川陷入了沉吟。
其实,他是不太喜欢分类课程的,因为他想成为一名全能型的导演,比起提升自己在某一类型片上的特长,他更希望提升自己的综合导演能力。
同样的5000积分,他也可以选择购买基础综合课程。
不过,综合课程最多只能30%的等级数值,而分类课程最高可提升100%的特长数值。
他想要购买基础综合课程,但理智告诉他,不能这样做。
《毛骗》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这将关系到他今后的命运。如果成功了,他将踏上一条坦途;如果失败了,他以后很难再获得机会。
所以,他不能任性,一切都要往最有利的方向去考虑!
李川思虑半晌,最终下定了决心,点击了【购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