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村泥巴公路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后,为村民生产生活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出村是方便了,但是进出村大门还是不方便,怎么不方便呢?看看村大门历史和建筑方式:14年根据我村一位老人(89岁)讲述,他说:我老头在世时告诉我,在我3岁时本村从现在后面的老村(距现在住的村叁百米左右)迁移过来,我们现在的村到现在已经居住近玖十年,前辈们刚移过来时,除各户自建造自家的房子外,集体还建造了村厅堂、村大门,本村以前哪个时代不管建什么大多是用土泥巴建筑,包括村厅堂和村大门,可能是资金问题吧,用砖砌的很少,当时的人不但没有见过汽车,就连单车也没见过,在建造的村大门坐北向南,建大门通道宽度时,不可能想到要留够什么电车摩托车通行,更不想到汽车通行,宽度按人出入对行就好。还有就是不知前辈怎么想,村大门内地坪用长条花岗石砌边,这种做法可起到护边作用,想不明的是高度竟比外面地坪(路面)垂直高出三十公分,行人可以抬脚上大门,可到了六七十年代,有些有钱的村民有了单车,骑车到大门都要下车抬车上大门很不方便,到了八十年代至今天,村民家用单车少了,发展到电动车、摩托车、汽车,村大门根本跟不上时代发展,单车可以抬上大门,电动车、摩托车就难了,只好从大门右边倒塌的猪舍硬‘闯’过去,(05年前出大门连接左边是我家伙房,连接右边是另一间猪舍,后来由于猪舍户主建新房到村东面离这较远,不管理猪舍后倒塌,人们骑电车摩托车就从这倒塌地方骑过去,)走多了就走出一条约有50公分宽的小路,汽车进不了村大门,更不用说进到家门口了,只有望门叹气,每当有白事,抬棺出大门都是件麻烦事,老大门给村民出行极不方便,多年来村民怨声四起,有的埋怨前辈们建村大门时没有考虑到后代,也有的说前辈们脑进水,实际上村民的埋怨是没有道理的,哪个时代的人不可能是神仙,能看到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发展到‘汽车’代步,当然这只是村民一时开的玩笑而已。
目前村大门的存在不但给村民出行不方便,然而还有一个问题更为严重,哪就是大门建造距今已经有九十年了,经过这么久的风吹雨打,特别这么多年不维修,屋顶上的瓦片歪歪斜斜,下雨天是门外下大雨,门内下小雨,墙皮早已脱落了,被风雨腐蚀墙上的黄泥土,凹凸不平出现深深裂痕,门内面(北面)出门时右边的墙脚已经有一处倒塌,每当下大雨特别是又起风时,村民都不敢走进大门躲雨,看着大门摇摇欲坠的样子非常危险,走近都非常害怕,就算是晴天,我也记不起从那年起极少看到有人行走大门了,只有白事抬棺材不得已走大门(这是本地习俗,死后从大门出)故现在的大门不但失去作用,还阻碍了村民出入通行,甚至危害村民生命。
这件事不能再拖了,晚上我在村微信群上发出村大门的图片,简述了村大门既堵又危,堵,堵住我们村民出行不便,危,随时有倒塌可能。最后说要重建本村新大门,看看大家的意见,这次真是意想不到,马上有人发出同意,紧接着同意、赞成、支持....不到十分钟竟有二十多人声援,后来再过二小时(晚上11点)人数达到六十多人,当时全群有总人数九十三人,还有三十多人不出声,不出声百分之九十九是不在线,,第二天我上门到各户了解,基本同意我的建议:‘重新建设河村新大门,’也有个别人不反对但也不支持的,他认为大多数人不在村内住,建筑新大门没有实际意义,我解释,不管任何人到任何地方生活,河村都是生养他的地方他的根他的家乡,要知恩图报,建设好自已家乡是每个兄弟心愿,况且我们每年灯酒、清明节至少要回村二次,还有山地、田地、宅基地等都是在河村,离不开河村的,我的几句话就使这位兄弟无言以对。
这是我做村长二年来,办村公益事情不用伤脑筋、不用大力宣传,村民同意率就能达到百分之九十的一次,我暗发誓,‘兄弟们有你们的支持我一定不负众望,’我经与五叔六哥等人联系,特别是在各单位的兄弟们联系,因为我觉得建新大门的资金主要来源是捐款,而捐款的主力军,又是在外各单位工作的人员和老板,跟他们一一联系,都得到他们的同意支持,这段时间我特别和阿二老板沟通,征集他的意见,更是希望他给予资金援助。
万事俱备,我定出时间在2014年10月21日,在本村厅堂召开全村户主大会,内容是建设新大门筹备工作和讨论本村大门建设方案。会上确定大门资金为独立核算,与村集体财务分开。大会设想大门做法是,左右各一条水泥混凝土方柱,门上有二条横梁,横梁之间用砖砌写上村名,其中二边方柱和横梁全部贴上瓷砖,建设资金估计在四万元左右,预测按人口收一半,自由捐一半。本村人口约280人,大会确定按本村人口收取每人70元,不足部份由大家捐款,捐款50元以上(含50元)刻碑勒石,大会确定成立大门建设小组,我为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会计、一名财务和一名成员共五人组成建设大门小组。
会后我专心专意做好大门建筑前工作,到县城范围建有新大门的村庄参观了解,多方面了解到他们建的新大门(双龙抢珠,金黄琉璃瓦盖顶,大理石贴面)资金大约在十五万左右,并且是没有围墙的,时间又是在十年前建筑的(十年前工价低,)本村大门资金收入按280人每人70元收还不到二万元,如果建成象他村一样的大门,资金差得非常远,我把外村建设大门相片和用费在村微信群上发表,不少人认为要做就做象他村大门一样庄严威武,资金不足可加收,也有的人说本村人少不能和他大村相比,要量力而为,按钱建筑,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想把大门做得庄严威武,预算大门资金四万元是远远不够的。
建大门资金来源只有二项,一是按人口收取人口钱,可得近二万,二是就是靠捐款了。看来决定建设新大门,不用我大力宣传,但到捐款还是要大力宣传广告的,怎么得到大家热情捐款呢?从收人口钱开始我在村微信群经常用语音和打字:‘河村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做好河村,造福后代,’‘兄弟们姐妹们捐款50元以上(含50)刻碑勒石,’尽管我们村已经有一半过人在外居住,但出生在河村,并且每年的清明节灯酒节还是要回去的,如果你不捐款,进出大门看到捐款榜上没有你名字,你有什么感想?你后代看到又怎么想?他会说这个祖宗、爷爷、奶奶怎么那么抠门,个个捐款就你们不捐,丢我们后代的脸。上榜难吗?二斤猪肉钱,或一包好点的烟,就能名扬千古,何乐而不为呢?
在村内显眼位置墙头墙尾上贴上标语,‘同心协力建设河村新大门’‘河村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你一元我一元建成河村新大门’‘榜上有名千古扬,榜上无名万代憎’‘全村兄弟姐妹携手建大门’等标语,单靠鼓动村民捐款见效不小的,也要从实质做起,从我做起,我第一个捐款500元,动员在县城做生意的阿二老板捐款,他乐捐3000元,再动员几个较为热心兄弟各捐500元,还有租白马土地的覃老板、和租115亩土地廖老板(下节讲)捐款等,有了他们的带头,我再写一份捐款倡仪书,把这些人名和捐款数一同写在倡仪书内,寄发到在外地工作的本村人特别是老板、公职干部人员、退休干部等手中,目的就是激发本村能人为本村发展出力。由于本村在这二年来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加上多年来老大门变成危大门,还阻碍大家出行,这样会促进大家捐款勇气和决心尽快建成新大门。
自2015年1月16日管理小组,开始收人口钱和接受村民捐款以来,经历了半个月收人口钱基本结束,全村共有人口272人每人计70元共收得资金19040元,当时捐款还不懂得利用微信发红包或转帐,在外地打工的兄弟,都是到过节回家乡时才捐款给小组其中一人,小组其中一人收到钱后开收据给捐款人,现金发给财务,捐的钱数目发给我,我再发到村群,最多隔二天就更新一次捐款情况,起到夸奖已捐,催促未捐,一直到3月份捐款才结束,人数共315人(其中全村人+出嫁姐妹+几个外村人)共得捐款52664元,二项共计71704元,发到村群通知全村各户。
这个总数,要想建成与他村大门的‘漂亮’还是差很远,一个村的大门象征着一个村,我们要建一个象他村样式的大门,看上一眼就想住上一辈子的大门,群里的兄弟大多要求加收人口钱,我认为兄弟们的钱来得也不容易,我们在建造中那些能省就省,建设小组一切行动费全免费,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到底加不加收钱等到建设后再定。
我有个亲戚的儿子正好是学建设工程行业人员,我拍下他村大门图片,大小门的高、宽度,四柱高宽等尺寸发给他,要他帮我搞大门平面设计图、施工图和效果图,我还说明由于村民资金不足,请他免费帮忙,他开始说没时间帮我做,后来我找他的老头(我以前帮助他家不少),半个月后我就收到大门施工图(共六页双面)和一页效果图,这些全部是免费的(在建设完成后结算是没有这项支出的,如果请人设计要一千五百元,这项省去不少钱)。
风水师认为我们村的老大门坐北向南不错,前有江水后有靠山,但私人很多房子都已经超出老大门外,失去村大门的意义,新建的大门在老大门前移并超出私人房子,随后风水师使用罗盘格定来龙入首、格定水口,测准与老大门同坐向后确定新大门位置,由于当天请风水师给新大门定位和动土,有不少兄弟回村参看,我趁着大家的热情高涨,叫上五、六人经风水师同意后开挖大门四柱基脚(大柱每个长2米宽1.5米深1.5米,小柱略小)完工后发给每人二包烟钱20元(本来他们说不要的),如果请钩机来单是运钩机费就不止这个钱了,这项又省去一些钱。
下一步我们在村微信群发出通知,希望大家协助找大门主体建筑工程队伍,不用多长时间我们建设小组就和工程队伍工头取得联系,我和另二位人员拿大门主体施工图和工头协议价格,(包沙石水泥,免挖地基)是壹万陆千元,其实我们几人对于这种工程定价是不懂的,但之前我也了解一下我们做建筑的兄弟,觉得这个价格有点高,不久又迎来第二建筑队河田工头,经和我们(三人)协调他最后定价格是壹万贰千元,我们三人在背后都认可这个价位,由于我们建大门资金要求是能省就省,我要求再找一队对比,后来找到在山区外面的工头,他最低要价是壹万柒千元,经过‘货比三家’我们建设小组确定选河田工头为本村大门主体工程建筑队,双方最后签订合同其中:双方责任:
甲方责任:(本村)
1:在乙方施工其间甲方有专人监督。2:提供施工图。3:提供材料(水泥、石、沙、钢材),费用由甲方承担。4:提供水电,(电费由乙方承担)
5:施工其间甲方最多可预支20%工程款,甲方尽量提供各种有关方便。
乙方责任:(建筑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