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风云变幻无常。
天相变化多端,非常人可以揣摩猜测。
而雨也是如此,它时而温柔,时而冰冷。
它来的时候悄然无声,走的时候也不带一丝挽留。
就像人一样,该离别的时候,即使是再深情的话语也留不住。
朱元璋站在门外,他的手里拿着一封信。
这封信是要交给里面的人的,里面住着他名义上的妻子,也是他最爱的女人。
可是现在他却不得不放弃这份爱,因为这份爱是注定没有回应的。
此时天上乌云堆聚,雷电闪烁其间。
谁都知道马上就要下雨了。
而陈友谅的水军早在三日之前就已经到了距离他们不到十里的地方。
他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也许这场雨将会成为开战的信号。
门还是开了,是丫鬟推开了门。
她看见外面一脸忧郁的朱元璋,先是抿嘴笑了笑,然后笑着说道:“主公是来见夫人的吗?”
朱元璋苦笑着说道:“夫人她好吗?”
“主公你还是自己进来看吧。”丫鬟笑了笑,然后离开了房间。
小小的船舱里,只剩下了两个人。
他们彼此对视了一眼,却都没有开口说话。
两个本来是陌生人的人因为某种利益结为夫妻,即便是一方动了真感情,另一方也未必会回应。
她淡淡地说道:“你来找我,是因为有他的消息吗?”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将信交给了她,说道:“这是探子帮我传回的消息,你要找的人此时就在陈友谅的船队之中。”
听到这话,她那仿佛永远都是暗淡的眼神终于亮起一丝光华。
那光华太过耀眼,朱元璋转过头去,不愿直视这丝毫不加掩饰的欣喜。
片刻之后,他总算是释怀了。
因为他知道有些人即便是强留下来,也注定没有好结果,不如顺其自然,一切遵从天意。
“我会让人送你过去。”朱元璋淡淡地说道。
马秀英从狂喜中恢复过来,然后笑着对朱元璋说道:“谢谢你,你真是个好人。”
“要是有得选,我宁愿不做这个好人。”朱元璋别有深意地说道。
其实送马秀英去陈友谅那边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小船荡着波浪前行,船上坐着三个人。
心急如焚的马秀英,头戴斗笠让人看不清长相的老翁,以及那个平平无奇的船夫。
三人朝着陈友谅的船队缓缓驶去。
陈友谅的士兵们发现了这艘形迹可疑的小船,正要张弓搭箭将来人射杀。
却被陈友谅拦住了。
因为他不屑这么做。
现在他已经稳操胜券了,根本不惧怕任何诡计。
何况只是一艘小船,三个看上去毫无杀伤力的人而已。
他不光不会阻止他们过来,还要亲自去接他们。
人有时候自信过了头,就会目空一切,小视所有人。
他们往往忽略了某些足以致命的细节,这些细节将会成为关键。
陈友谅让人将三人从小船上接上来以后,他看到了一个熟人。
或许他们只是有过一面之交而已。
当年颍上城之中,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时,曾经和这位马大小姐擦肩而过。
即便是过了这么多年,他还是对此人有印象。
故人来访,必是前来相投。
他当然愿意接纳这个故人。
只见马秀英搀扶着那位步履蹒跚的老人,缓缓地上了船。
船夫则就此回去了。
陈友谅打量了几眼那个低着头的老人,说道:“这位是?”
马秀英笑着说道:“这是我的老仆人,现在他年事已高,行动有些不便。”
这话说得没有半分真实,这些话都是朱元璋教她这么说的。
实际上,她自己也不知道这个老人到底是谁。
陈友谅却高兴的笑了,他认为这两个人之所以来投奔自己,完全是弃暗投明,而这也恰好说明他现在已经是人心所向。
而这个时候,一个红衣男人向着这边走了过来。
他听说朱元璋那边派人送来了两个人,心里略感不对,于是他亲自前来看看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人。
谁知他刚刚看清那个女人的相貌就转过身去,他刚想要离开,就被马秀英叫住了。
马秀英的脸上满是泪水,这个背影她太熟悉了。
即便是岁月匆匆,她还是对这个熟悉的背影感到似曾相识。
当着陈友谅的面,萧生叹也不能就这么走了。
他只能无奈地转过身,用他那双淡漠的双眼看着马秀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