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今天晚上草草的扒了两碗饭就离开桌子了,没有喝酒。潘金莲第一次发现丈夫脸色有些沉重,想走过去问一下,但是看到丈夫站在门口望着屋外的暮色,山一般的身体一动不动,便低头收拾桌子。她以为丈夫想起了在外征战的岁月了。
武松平时是不大讲跟着宋江在外征战的故事的,他知道潘金莲不喜欢打打杀杀的事情,而且武松从心里深处来说,是有点讨厌宋江的。至于武松为什么会讨厌宋江,这个我以后找时间再说,各位稍安勿躁。
武松最喜欢讲的事情是喝酒。潘金莲也可以喝一点,所以她愿意听,还愿意提问,比如鲁智深和武松谁更能喝。武松的回答是如果他不去梁山泊,那么鲁智深就是梁山泊最能喝的人。李逵呢?潘金莲知道这个人。武松很直接地回答,李逵就是滥酒,有酒必喝,每喝必醉,醉了就乱来,哈哈哈!叔叔,你当年真的喝了十八碗酒啊?潘金莲虽然嫁给了武松,但她还是习惯地叫他叔叔。要等到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之后,她才改口。武松说自己都记不得到底是喝了二十碗还是十八碗,反正只多不少。那当年我做了菜,烫好了酒,等着叔叔回来一起喝,你怎么只喝了一碗呀?潘金莲盯着他问,眼中有动人的春光。武松的脸红得跟鸡冠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端起桌上的酒大口地喝。
武松现在靠着门框,看着暮色沉沉,正想着那十八碗酒。今天上午,知县李达天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看了一份公文。公文是东平府发下来的,东平府的大印赫然在上,另外还有府尹陈文昭的私人印章。公文的大意是:武松当年在景阳冈到底是不是喝了十八碗酒?那只老虎真的是武松一个人打死的吗?这件事一定要一查到底,并将调查文书及证人证词一并呈交东平府,等等。
打虎这件事已经过去十来年了。当年就是李达天亲自给武松颁发的除暴安良嘉奖令,并且盛情挽留武松在清河县做了都头。武松把公文扔在桌上,坐下,看了看自己的一双铁拳。
夏天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
李达天问道:“武都头,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武松的一股热血冲上了脑门,但是他努力克制住了。他与李达天相识已经十多年了,关系一直处得不错。武松当年流浪在外,偶然凭着酒力打死了一只老虎,是李达天力排众议,保举他在清河县做了都头,吃上了皇粮,过上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一年前,武松征战归来,左臂受伤,不愿意跟着宋江去朝廷领赏受封,在杭州六和塔呆了两个月,李达天闻讯之后,写信给他,再次盛情邀请武松来清河县做都头。武松想都没有多想,立刻就启程回到了清河县。
武松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和:“李大人,酒喝了十八碗,老虎是我一个人打死的。”
李达天刚到清河县任知县的第二个月,就遇上了武松打虎这件事。那一年他刚满三十岁,很有些春风得意的感觉,认为天下事都是大有可为的。起初他也不大相信一个人能够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但是当他看到英俊彪悍的武松的时候,他觉得这样一个人打死一只老虎简直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他还有一个私心,当时清河县的治安状况不太好,如果让一个打虎猛人来管治安,那些鸡鸣狗盗、聚众闹事、拦路抢劫之辈一定会闻风丧胆。尽管有人反对,李达天还是坚定不移地任命武松做了清河县的都头,并且声称万一出了事,所有的责任他一个人承担。
李达天面无表情地看着窗外:“为什么一定要说喝了十八碗酒呢?你一个人打死了老虎,别的猎户会怎么想?
武松:“那些猎户可以作证,是我一个人打死的。“
李达天递给他一张状纸:“你看看,这是那十二个猎户的证词,他们说不是你一个人打死的老虎,是你们齐心协力才把那只老虎-----“
武松一把抓过那张状纸,看都不看就要撕掉。
李达天不动声色地:“武都头不可造次!”
当年武松做了都头之后,清河县的治安状况立刻有了明显的好转,这个在《清河县县志》里有详细的记载。即使说不上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是大姑娘小媳妇晚上都敢出门了,这也是事实。甚至那些放高利贷的人都不敢逼人太甚,生怕武都头的那双铁拳落在自己头上。武松不仅仅是都头,更是一个爱打抱不平的人,全身充满正义感。如果有了民事纠纷或者因此引起了械斗,武松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抱着一坛酒,喝令当事人立刻住手,命令他们当场折断销毁手中的武器,然后让他们坐下来,一人一碗酒,喝了再说。武松的解决办法是,是非曲直到衙门去谈,但是任何人胆敢再行凶斗殴,哪怕是向对方吐口水,他都会把他们视为老虎。在场的人都明白武都头的意思。上个月清河县三多堂堂主陈虎强抢民女,将民女老父打成重伤。武松去三多堂拿人,岂料陈虎仗着人多势众,不但拒捕,还口出狂言让武松滚出清河县。武松的铁拳重重的砸在了陈虎的面门上,众手下看着堂主满脸是血,在地上折腾了几下就没命了,吓得肝胆俱裂。
武松轻蔑地吐出两个字:“鸟人!”
武松凭着正义感和铁拳在清河县赢得了巨大的声誉。那个时候,武松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吸引到众多钦佩、喜欢和崇拜的目光。武都头成了清河县少女的梦中情人。花千树是清河县少女之一,她说嫁人就嫁武都头。花千树后来差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她与武都头的故事成了清河县人们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
与此同时,由于果敢任用武松做都头,使得清河县风清气正,老百姓安居乐业,李达天也赢得了清河县人民的普遍好感,他们庆幸遇到了李达天那样的好官,而李达天的官声也蒸蒸日上,东平府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僚都知道了他的名字。李达天俨然成了东平府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