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金玉龙在江南航校学习到二年一期的时候,他们的专业升级了,由三年学制的中专,升为四年学制的大专。为此,师生们都非常高兴。而金玉龙的喜之不胜,就更不用说了。因此,他学习更加刻苦努力。
然而,人生无常。当第三学期过了一大半,即到了一九六一年冬季的时候,他的人生道路,来了一个急转弯。
当时,由于******及其他的原因,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在经济政策大调整中,许多方面都搞精简下放。金玉龙所就读的江南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的学生,也被精简下放一半之多。为此,学校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学生中的党团员和积极分子们,要为党为国分忧,带头申请下放。
金玉龙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加入了共青团,心中牢记着要“做党的驯服工具”。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带头之列。当时,在短短的时间内,学校接连召开了三次动员大会,并下放了三批学生。其间,金玉龙便忠诚地接连写出了三次申请。结果,在学校下放第三批学生时,他的名字上了榜。
于是,就在这年的十一月初,金玉龙背着行李回农村了。在冷冷清清的回家路上,他响应号召的热情也渐渐冷却下来。随之,他不免想起他的名字列在下放榜上之后,那些与他亲近的老师和同学们,惊异地和他说的那些话:
金玉龙,你也被下放了?
金玉龙,我们这么好的专业,已经快读完第三个学期了;而且,我们已由中专升为大专。这是多好的学业啊,你如何舍得呢?
金玉龙,你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不应该被下放的!
尤其是一位教他们“飞行器”等专业课的老师,还对他说:金玉龙,你为什么要接连写下三份申请书呢?
金玉龙照例回答道:“老师,我是共青团员。我不带头写申请,谁来写申请?”
老师答不出话来,只摇了摇头;过了好一会,他嘴里才迸出四个字来:“太可惜了!”
他一人在冷静中想起这些时,不禁也暗自摇头,心中隐隐作痛,偷偷暗悔道:“看来,还真是可惜了!”
然而,人生路走偏一步,便会悔亦无用。至此,金玉龙只得面对现实,回农村老家而去。他父母和爷爷奶奶们,见他被下放回农村了,脸上虽然苦笑着,但心底里却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而他自己呢,虽然也是脸上甜甜地笑对他们,口里甜甜地叫着他们,但那种沉重的愧疚之感,让他心里像针扎一样地感到难受。
从此,金玉龙少了几分机灵,多了几分沉默。他默默地参加生产队里的各种农业生产劳动,诸如驶牛打耙,割稻插秧,堆摞码草,抛粮下种等等,样样都干。好在,他从小就在地地道道的农家长大,又从小就参加干农活,受过锻炼吃过苦,身体又健康结实,因而干起活来既不外行,也不十分吃亏。
只不过,他虽少不得依然笑脸待人,但明显地比先前少言寡语了好多。而且,他还为此常常做梦,梦见自己还在航校读书;但总觉得那教学楼内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转来转去,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教室。醒来之后,他便禁不住泪水流到枕头上。
后来,他为了少与人接触,竟索性专门用起牛来——队里的三百多亩水田,其中有一多半田的三犁三耙,都是他一人驶他家看的那条水牛完成的。他耕耙的田亩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好,队里每次检查,都会给以好评和奖励。
两年后,金玉龙完全习惯了,人也从那几分沉默中走了出来,那失去的几分机灵劲,也慢慢重新回到他身上。
一九六三年冬天,国家开展农村征兵运动,正要满二十岁的金玉龙,出身好,身体好,又有文化,正是此次征兵的上好对象。他高兴起来了,活跃起来了。在层层动员会上,他积极发言表决心,抢先报名要参军。
当时,周围所有人都认为,他参军是荞麦田里捉乌龟,稳捉其拿的事儿。人们还纷份说道:他检不起兵的话,谁还检得起?就是他自己,心中也是大有稳坐钓鱼台的感觉。
谁知,这世界上的事情,常常就是那么出人意外。这次征兵,白云寺大队虽然检起了三个人,但却偏偏没有检中金玉龙;而且,在初检中他就被检掉了。其原因是:他视力虽然双眼都是一点五,但当时他恰好犯有轻度的沙眼病,部队不征收。一场众人都看好的大好事,就这样吹了泡泡。对此,金玉龙只是笑了笑,然后一言不发地回到队里,继续参加他的农业生产劳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