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以后,学校的作息时间改成了夏时令,中午休息的时间变成了三个小时,所以晚上放学时间也会顺延,照比以往向后推半个小时。只是因为夏天的天变长了,所以放晚学时,还是天光大亮。
杨烁和毕瑶骑着车子,并排走在回家的路上,于小龙和刘磊在前面骑的张牙舞爪,李兵则陪着贾兴茹在后面闲情雅致。毕瑶用手理了一下耳边被风吹起的碎发,淡然一笑道:“于小龙下午上课前好像不太高兴!是因为马广南吗?”杨烁道:“是!被马广南的精神错乱戳到痛点了!”毕瑶笑问道:“那你们两个怎么跑出去了?”杨烁道:“我带他去寻求心理安慰去了!”毕瑶好奇道:“去哪安慰了?”杨烁坦言道:“房西的垃圾堆!”毕瑶一皱眉道:“真恶心!你带他跑圈,我都能接受!你真是…”说着一紧瑶鼻,不再说下去,似乎再说下去真的会被恶心了一样。杨烁解释道:“你想什么呢!学校的专用垃圾坑,只有纸屑、铅笔头什么的,哪有你想的那么不堪,再说我们只是去找点东西,又不是去那里逛!”毕瑶问道:“那也恶心,以后你不行去!”杨烁无奈的答道:“不去,行了吧!”两人不再言语,只有骑行带来的风从耳边吹过。良久,毕瑶问道:“东西找到了?”“嗯!”杨烁点点头又继续道:“明天做个东西送给他!”
放学的道路并不长,走过几条街,几人便各自回家。杨烁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而是拐了另一条路。
醴泉县有两家大的医院,一家在城中心叫县医院,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是醴泉县最大的医院;另一家在城区偏北的方向,侧重于中医学的研究,当然在西医一统天下的年代里,中医院也是会应用西医的方式问诊和治疗的,叫中西医结合。杨烁要去的地方就是这里,距离自己的家不到两条街。
走进宽阔的大厅,医院特有的福尔马林的味道就充斥整个鼻腔,一楼主要是缴费、急诊和一些没有重症的科室。二楼就是医生护士的办公室和问诊室了,再往上就是病房。杨烁顺着楼梯跑到了二楼,走廊里没有那么多的病人,只有三两个找大夫的陪护。那个年代,医院好多病的报销比例并不高,况且大部分农民还没有合作医疗等保险措施,所以很多百姓小病不来看,大病看不起。久而久之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你能想象在农村最好卖的药是镇痛片吗?头疼吃点镇痛片,手破了擀点镇痛片,肚子痛烧点镇痛片。所以医院的病人不像今天的医院那么多人。
杨烁挨个门找了一圈,好不容易,找到护士值班室,见一个20多岁的小护士正在忙着做内业,杨烁便敲敲门道:“护士,你这儿有药瓶上的橡皮塞吗?”护士停下笔疑惑的问:“你找那东西干什么?”杨烁道:“床总是响,想找两个给垫一垫!”护士拿过一个本子问道:“哪个床的?”杨烁急道:“哦!是家里的床!”护士皱皱眉道:“那些东西属于医疗垃圾,是医院集中清理的!”杨烁一脸苦相道:“您看您好歹给四个啊!我好不容易来的,放学就来了!”护士道:“床不好,你就去修啊!”杨烁道:“修肯定修了,是床腿跟地面摩擦,一翻身就响,所以才来麻烦你的!”护士想了想道:“你等等啊!”说完在一个小袋子里一顿翻找,递给杨烁一小把橡皮塞,杨烁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回家路上,又去了一趟五金店,买了几根气门芯。自行车的气门芯是细长的一根胶皮管,弹性很好,但如果上到自行车内胎上,时间长了也会糗掉,变得没有弹性或是黏黏的一坨,自行车也会慢撒气,这时就要再换一小节。也因此个人家用量一般都不多,所以价格很便宜。不过这对于杨烁来说却是一个好事,因为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一根长气门芯。
夏日的上午,阳光和煦,于小龙悠闲的趴在课桌上补钙,杨烁整理好课本,对于小龙道:“来,哥们给你看点好玩的东西!”于小龙一听来了精神,问道:“啥好东西?”杨烁开始从书包里往外掏。几根修剪整齐的油字笔头,几个橡胶塞,还有好几根气门芯。
于小龙拿起一个油字笔管端详着,疑惑的道:“这是昨天咱俩捡的吧!你这是准备拿来做什么?”只见于小龙手上的油字笔已经是一寸来长的一小截,清洗的很干净,笔头上的圆珠已经被清理掉了,甚至连残存的油也被清理干净。于小龙将桌上的物品一样一样的那起来端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