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过马达山楂片的老姥娘什么时候去逝的,马达自然记不得,童年的记忆能有什么还留在脑子里,马达细细的回想起来也没有多少。除了极其印象深刻的事与人,马达童年往事里跟着姥爷去给老姥娘上坟算一件。
姥爷是家中老大,马达打小跟着姥爷去看望老姥娘,虽印象略有,但还是没有实在的记忆能回忆起老姥娘的长像与言谈举指。老姥娘的照片马达没见过,长什么样自然也无法描述,只是记得姥爷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会带着马达去上坟。
姥爷是极其重视这件事的,虽然马达还小,也就是在五六岁的年纪,但姥爷每次准备上坟用的物品,那必然是要自己精挑细选,亲力亲为。
至于每次去的时间,长大后的马达曾经问过姥爷,姥爷只是笑着淡淡的说:“老了,去不了了,都是你大舅、二舅代表了,都八十多了,腿脚不灵光了,山路不好走,担子也挑不了了,哎~~~,人怕上年纪啊!不提也罢。”
但马达的脑中可还有略微的往事记忆。
每当准备给老姥娘上坟,姥爷必然是亲自出门采购祭品。80年代物资匮乏,想要买什么东西都是需要各类票据。肉票、粮票、油票等等。姥爷从姥姥放在用四方手绢包着的小布包中拿出各类票据,盘算着需要购置的物品,再从另外一个小手绢包着钱的小布包里拿出一定数额的钱,拿上几张,出门采购。那时的钱没有大额的,10元就是最大额度的,马达小时候见过的钱也就是一分、两分、五分、一毛,五毛对于马达来讲都是大额的。马达能亲手花的钱最大额也就是一毛钱。
姥爷数着一摞零钱,嘴里嘀咕着需要买的东西,姥姥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听到不对的地方或姥爷没想到的,提醒是不是需要采买一些。姥姥的话说:“老汉啊,你别怕买多了,千万别不够,给咱娘上坟多点怕啥,给老年完坟再带回来,又不是坏了不能吃,再拿回来,家里有一起吃了不就行了,这是老愿意看到的。这也咱那福份。”
姥爷自然是同意的笑着,拿着钱与布包起身出门采购。
上坟的讲究各家有各家的规矩,马达姥爷当然也有。祭品的丰富与否代表着做儿女的孝心体现。
姥爷买回来的黄裱纸姥姥是要折元宝,剪铜钱纸的。这是必须要做的事,这个工作是极费功夫的事,小姨自然是与姥姥一起动手,年纪还小的马达则在一旁这边看看那边摸摸。
姥爷则做着另外一项工作,拿来一枚五分钱,搬来擀面板,再代来捣蒜用的木锤,将五分钱放在厚厚的一摞黄裱纸上,挨着黄裱纸的最顶上用力捶打五分钱,将五分钱的钱币图案印在纸面上,(80年代还没有一元钱的钱币,五角或贰角的钱币也没有,主要是马达没见过。)姥爷细仔认真的表情,马达站在一旁看的出神。
“姥爷,这是干啥啊?”马达问着正在忙着的姥爷。
“这是要给你老姥娘上坟用的,这代表着钱,你姥娘和你小姨折的元宝也是这个作用。这是要烧的干干净净带过去的,好给你老姥娘有钱花。”姥爷一边忙着,一边回着马达的问题。
“买来的这么多纸,都要这样吗,姥爷?”马达又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