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完七选三选考到高三过年的那段时间,徐顺和父母的关系真的非常紧张。一方是学习压力大,但父母不理解,还老是跟徐顺诉苦,说家里怎么怎么不容易,让徐顺能省则省。一方是生活压力大,外面有那么多的债务,家里年的开销又大,而这个时候自己的儿子成绩又很不稳定,于是乎,这两方的矛盾瞬间加剧,亲子关系瞬间恶劣起来了。
这个时候,其实徐顺真的很委屈。因为他觉得他已经够体谅父母了,因为他知道家里条件有限,所以在学校里面也是省着花钱,有很多想买的东西,也是不会开口。有时候周末在家的时候,徐顺如果碰到父母去忙农活的时候,他也会主动去烧饭什么的。他觉得他已经做到了他能做的上限了,但父母还是不满意。老妈总是一遍又一遍的说着家里的不容易,让徐顺省钱,不要把钱花在刀背上。说实话,这种话语,一次两次,徐顺还是能够接受和理解的,但说的次数多了之后,徐顺就不耐烦了。
而那个时候,徐顺的成绩也成为了父母Q他的点,然后双方关系真的很僵硬。这个时候,还好有老姐站出来了,她跟徐顺说,老爸老妈是什么性格,徐顺还不清楚么?早就习惯了吧,怎么样他们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了,要他去适应。
然后对老爸老妈说,你们也不要干得太过分了,你们看别人家的小孩,有几个像老弟一样懂事的,每次都在这里要求他干这个,干那个。考试成绩一不好,什么都不问,就说他这段时间不认真。你们知道一个高三的学生,压力有多大么?你们也不想想,他都不去上什么补习班,不让你们花额外的钱,没给你们惹事,还是学到这一步,是多么不容易吗?
徐顺的老姐狠狠地跟老爸老妈说了这番话,而老爸老妈听完这番话后,一个抽着烟,一个收拾着碗筷,就进厨房去洗碗了,但这过程中,没有一个人说话。第二天,徐顺和父母在餐桌上还是没有交流,就各自默默地吃着饭,在第三天,徐顺中午要去学校的时候,老妈给了徐顺200块钱,说让徐顺也不用太省着话,碰到自己爱吃的,也要去买一点。那时候,徐顺也不知道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拿着这两百块钱,然后出了门,去做公交车。徐顺只知道,在他出门的时候哭了,不知道是因为还没生完气,还是因为委屈,或者二者皆有之。反正就是哭了。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去学校。
当然在学校里面徐顺却没有表现出这一幕,当然还是那个阳光大男孩喽,不对是阳光小胖子了。但有时候晚上偷偷地在被窝里面的时候,还是会很难受。
或许时间真的会治愈一切,当徐顺在学校里面开始忙碌起来,不间断地学习,不断地和同学聊天,谈心,嬉笑打闹之后,慢慢地他也忘记了这难受的感觉,当他两个礼拜回家之后,父母有很开心地迎接他回家,大家都很默契地没有提出这件事,但谁都清楚,这件事,在徐顺心中,是很难消除了。
不知不觉间,高三的半个学期就过去了,徐顺在这半年中,成绩还算稳定,但也没什么明显的进步。到也没出现什么退步了。老爸老妈上次被老姐这么说过一顿后,也没有很强势地要求徐顺学习要如何了,只不过就是有时候老是跟徐顺说,要好好学习,这样以后才能坐上办公室,不用像他们一样赚着辛苦钱,血汗钱。其实对于这番话,徐顺是认可的。家里面的条件没有让他不努力的条件,为了可以以后更好地生活,他必须在高考这条路上,走得好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