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听到徐顺最后的选择都很震惊。因为他们因为这次的事件,所以想让徐顺自己去选他喜欢的专业,但徐顺最后却选择了他们想要他选择的那个专业。其实,一下子蛮难以接受的,但对他们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其实,当父母流露出欣慰的神情的时候,老姐却流露出了担心的神情。因为他知道,徐顺的性子是怎么样的,更知道一旦他认定的事情,他会去怎么样做。所以她甚至做好了劝他好久的准备,但这次,他却妥协了,选择了那个专业,她很不放心。
于是在爸妈离开房间后,老姐问徐顺:“你真的没事?你现在太反常了。”
徐顺抬起头,看着老姐说,他没事,他是突然觉得那个专业也不错,让老姐先下楼吧,他想休息一下。
老姐看了一眼徐顺,也不好多说什么,就下楼了。徐顺在老姐离开后,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突然落泪了。他就突然地难受了起来,或许在他放弃生物技术专业,选择临床辅助专业的时候,他就变了,这些眼泪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流。
其实,徐顺的童年很不幸福,老姐的童年也是。但总体来说,因为老姐的存在,徐顺的童年要比老姐的童年要好一些。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很不幸,徐顺属于后者。
但从小的懂事,让他变成一个表面坚强,乐观的人。因为他从小的认知是,人们都喜欢和乐观,坚强的人去玩,去变成朋友。但徐顺的性格,家庭塑造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乐观,坚强的人。所以他逐步逐步变成了一个表面乐观,坚强,有原则的人。在车祸之前,最起码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内心悲观就披了一件乐观外套的人。
但哪怕是假的乐观,也是乐观。最起码给了他一些梦想的勇气,和改变现状的想法。虽然有时候的确蛮悲伤的,孤独的,但最后还是会往乐观中去靠近。或许,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等家里面的条件好了,或者徐顺的家庭矛盾减少,父母对他的关心变多之后,这样的表面乐观就变成内核乐观了。
但现在这一切,都不可能了。这一场车祸,真的彻底改变了他。车祸中闭眼的那几秒,完整地回忆了自己的十八年的人生后,徐顺突然觉得他好像没有多少的快乐。有的只有父母给予的负担,和对他的各种要求。要变得懂事,不能给家里惹事。要懂得节约,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要懂得干活,因为家里面需要你。要懂得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才是你出头的道路。要变得出人头地,因为这样以后才能让他们有面子。要懂得大方,只有这样才能有人和你做朋友,才能让亲朋好友对你有笑脸。
但这样的要求,对一个没有经历过社会的人来说,真的太沉重了。虽然徐顺那个时候做的很好,但也是假装的,逼着自己去做到这些罢了,但是他的内心,还是很希望爸妈能给他买他想要的玩具的,希望第二天可以吃上他头天晚上点的菜单,希望爸妈可以把他喜欢吃的东西留给他,不要送到外面去。希望爸妈可以在他们有限的条件内,给予他和老姐他们的赤裸裸的父爱和母爱。让他可以很自豪地在外面说,虽然我家的条件不好,但我父母很爱我和我老姐,我家非常幸福。
他甚至觉得,这种幸福,跟家里的条件一点关系都没有,哪怕家里面条件再不好,父母也可以在下班的时候,给自己的孩子带点什么小惊喜。可以在一定的时候告诉孩子,家里面的情况,告诉自己的孩子,有什么能力去干什么事,该是自己的,一定要去争取。如果不是自己的,那就不要去碰。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做事,哪怕帮助别人也是如此。帮助别人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和要求,不能无限地去帮助或者讨好别人,我们要有我们的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