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宇宙最高的独一实在、应受崇拜的主宰名称。音译:安拉胡(俗称:安拉)。通用中文的穆斯林因唯一真实的主宰而称为真主,早期经文翻译以“至仁主”最常用。通用突厥语,波斯语和乌尔都语的穆斯林称为胡达(自有者)。真主是全世界穆斯林崇拜的唯一主宰,被认为是创造宇宙万物并且是养育全世界的,今世派遣众多先知向人类传达真理、后世进行公平清算的主宰。
属性是因真主的本体而存在的,是附于真主本体的抽象性质,但有始的属性不能附于真主的本体。在证实真主的属性时禁止用被造物的属性来比拟,禁止做属性的仆人,禁止向真主的属性祈祷,禁止从真主的属性中演绎他的尊名,但从尊名中可以演绎出属性。这是伊斯兰教教义学的原则。逊尼派主张:属性是证实附加于真主本体含义的一种语词。真主存在的无始,就具备一切无始的、完美的属性。真主有若干肯定的属性,如:无始性、创造性、全能性等;又有若干否定的属性,如:非物质,非原子等。真主的属性不是真主的本体,也不是其他事物。真主的一切属性不是有始的,也不是被造的,而是和真主的本体一样是无始的。
什叶派和穆尔太齐赖派主张:真主的本体和属性是统一的,在属性与属性的存在中绝对无偶。即真主没有若干无始属性,他以本体而为之。真主的肯定属性就是其本体,而不是附属于本体,也就是说,真主的属性就外延和存在方面是其本体,但就内含和意义方面与本体有区别。所以该派否认真主具有本体以外的知、能、听、视等无始的属性,认为真主的本体就是全知、全能、全听、全观。认为给真主本体外附加诸多属性,会破坏真主的独一性。
真主说:...除他(真主)所启示的外,他们绝不能窥测他的玄妙...(2:255)这是由于理性的有限性,真主只让人类在能力范围内认识他,不要求人类窥测无力涉及的他的属性的玄妙。如果人类硬要超越自己的理性范畴,不但会彷徨,甚至会神经错乱,或陷入无法自拔的纯粹猜测。故人类有限的理性无法直接认识真主的本体,而理性需要通过真主对其阐述的部分属性来认识真主。真主的属性是无限的,除启示的外,禁止研究真主的属性,禁止推测真主的行为,更禁止想象真主的本体,因为人类一切思维工具中并没有被赋予这方面的能力。穆斯林坚信真主的存在,由于理性受到真主制定限度的制约,在理解和想象真主时感到无所适从。这正是真主命令仆人信仰“幽玄”的实质。故信士优越于非信士,如果幔帐消失,帷幕揭起,幽玄成大白天下之事,这时,信士便不再优越于非信士,因为最重要的责任成份已不复存在。
真主说:赞颂真主,超绝万物,他是超乎他们的描述的。这是由于语言局限性、软弱性,因为毕竟是人类的语言。人类头脑中的概念是有限的,当描述事物后,都借用了已有的概念和语言,新的概念和词汇在继承的基础上会不断产生,但最终还是有限的,这也是在阐述真主时所面临的困境。在表达独一无二真主本体的属性上,真主选用阿拉伯文降示经典,使认主独一的信仰只有阿拉伯文表达得最准确、最优美,任何其它语言的翻译都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任何语言的翻译词都是那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载体,具有某些不纯净的语义学色彩。翻译者在翻译或解释宗教词语时,在把握宗教神圣特性时有着不可逾越的障碍,尤其是关于真主尊名和属性的一些文字,不合适的发挥或解释很容易使真主的尊名和属性人格化、形象化、物质化。其次,人类思维中任何东西,不论具体物品,或抽象的时间,都有始有终,而真主无始无终,无边际,无限制,无似象、无描述,是人们难以想象的极大和细微,无法描述的永恒。总之,无论本词条怎样解释真主,对真主的描述都是有限的,是有局限性的,无法达到原始启示的那种优美的准确,但作为人类,就无法保持沉默,而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去阐述。
1.实在。真主的存在是伊斯兰教教义学的根基,只有先认识其首要的根源和源泉,才能知晓微小的、分化出的事实本质。真主的存在不受实验、验证、见证等支配,仅凭感官无法证明它的存在,认识他属于健全理性的范畴。真主的存在是完美的,不依靠起影响作用的因由,真主存在的特征:不受“无”的困扰。人类相信真主存在与否,都无损于真主的存在。宇宙万物的存在与否,也毫无影响真主的存在。至于真主存在之外的一切存在,则是残缺和附属的存在,它溯源于其它的事物,取决于一位创造者的存在,它是先无后有,最终趋于灭亡的存在。否定真主具备本质、物质、形象、原子、分子、部分、动静、轻重、偶性、空间、分离、整合、形式、界限、终极、数量等属性,因为这是残缺和被造物的属性。一般所言的“真主与你同在”指真主的监护、仁慈与你同在,真主的本体绝不会和被造物在一起,真主的临近也不是像被造物一样占据时空。理性不能思维一件事物并不能证明这件事物不存在,因为理性还不能领悟所有的存在事实,理性还无法记载所有的形象和形式。
逊尼派否定部分苏菲神秘主义的主张,即:除真主的本体之外,再无任何事物存在。真主的实质正是世界本身的存在,因此,人类所看到的的一切宇宙实体,实际上只是真主的存在在这些形象和形式幻化出的点滴而已!这样错认为真主的存在是一个空荡荡的容器,其中只有名为“存在”的事物,把真主想象为充满着一切存在物和被造物种类的一种容器。
2.神性。只有真主独具受崇拜的权利,只能崇拜、顺从他,只能向他祈祷、悔罪。否定除真主以外的存在物具有受崇拜的权利,即否定崇拜多神、偶像、日月、星辰、先知、伟人、天使、精灵、鬼神等任何被造物,否定拜欲主义、拜金主义、崇拜明星、崇拜地位等。清真言第一部分就强调了真主的存在、独一、以及独具神性。
3.独一。否定真主的本体、属性和行为中对“量”的想象。即并非一些部分所构成,亦非由部分所组合。独一性主旨:不是由部分构成的全体,也不是由部分组合而成的整体。真主的本体和属性无似象;在知识、能力方面无类似;在创造、供养方面无伙伴;在所有完美的属性方面绝对无双。真主的独一性否定了二元论和三位一体论。如果宇宙有两个或更多的主宰存在,就有两种结论:互相对立导致宇宙朽坏;集体协作说明无能。苏菲主义对独一性的主张是一种存在的单一,即除真主外,无物存在。
4.无始。真主是起而没有开始的存在,真主领先于人类能想象到的任何存在物,绝对没有先于他的存在物。无始即原有,是宇宙发生前的存在,故称真主的“有”是固有、原有,是宇宙产生前的超物质存在。假若真主是有始的,那么必定有一位起影响作用者去创造他,如果这样,真主就不是主宰了。这时,必然还有另一位神灵先他而存在,而且还是创造真主的创造者的创造者,这样只是把问题向后拖延罢了,这就必然导致循环论的假设。
无始的“始”是用于表达时间概念的,可以把“无始”理解为没有时间含义,在时间存在的状况下,“始”才有实际含义。真主在创造时间和空间之前就已经存在,创造时间之前没有时间概念,所以用时间和空间概念去陈述真主的本体和属性是无意义的。因此,真主不被局限在自己创造的时空中,即真主不占据时空。所有的存在物在自己生存的过程中必然依赖一位必然存在的本体,这一本体只有影响其他的事物,而不受外物的影响成为必然的存在,这就要求真主必备无始的属性。
5.永恒。真主具备不消逝不毁灭的永恒存在性,否则真主就不是必然的存在。真主的本体和属性是稳定的,他现在存在的方式和他创造万物之前存在的方式是一样的,不会因时空而变化、更新、增减。真主具备稳定性的属性,他才又不受实质、现象、和躯体等被造物的影响;也不受转移地方和活动的牵连,真主本来就不应受任何事物的制约。这个属性否定了基督教的神学教义中的“道成肉身”。
6.无终。排除真主本体之后有无的存在,如同他最先存在的那样也是最后存在的。如果把消亡强加给真主,那么他必属于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可有可无的事物都是有始的,这与真主的属性不符。事物的存在分为四种:第一、无始无终的存在(必有的),即真主;第二、有始有终的存在(可有可无),即除真主以外的宇宙森罗万象;第三、有始无终的存在,即穆斯林所归信的后世、灵魂等,这些即便是无终的,但是以真主的允许和大能而存在。所以,这些存在物的存在依赖真主的支配,而真主的存在无需要因由;第四、有终无始的,即其存在被否定了的虚幻世界(必无的)。
7.自立。真主不需要任何事物。真主在万物存在之前,在时间,空间存在之前就已存在。真主的存在不需要时间和空间。世界上任何独一无二的东西都不是绝对孤立和自存、自主、自立、自我的完美实在,而真主不受任何被造物的牵连和构成,真主是清高无染的。不理解真主不受空间限制的人,是因为他的这种知识是他研究躯体、形象、形式和事件的状况后所获得的具有可能的属性和新生的属性。假若真主受到空间的限制,某人能在那一方位中想象他的存在,那么,理性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一定不比造物主差。
8.一反常规。这个属性否定了人格化的真主。真主的本体、属性、行为完全不同于万物,真主既不具备形体和偶性,也不具整体和局部。禁止用被造物的属性比拟真主,禁止把真主形象化、人格化。任何物不似象他。把比拟的介词“象”和“类似”的字面连用,是更加否定真主有同伴或类似的。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匹敌和类似的是同一含义。否定真主行为中具备动作和机械性;否定真主具备增减、更新、结合、分割、分离、分解、移动、状态、偶性、感情、休息、搏斗等被造物的属性。真主的本体与人类大脑所想象的任何事物无关,人类所能看到或想象的东西都有一个“质”的思维概念,是人类思维的局限,因为人类所能想象出来的,都像人类的本体一样是被造的。而真主是超绝万物的,是超绝人们思维想象的,是超绝人类“言之有物”的语言所能表达的。真主也不是哲学上的抽象概念,如因果、无极或先验,也不是汉语中代表大自然的“皇天后土”或“天尊地卑”。
在真主一反常规的属性上,意志、知识、能力等等都是真主和人类共同具备的属性,但有以下区别:这些属性是真主本体的属性。这些属性和真主的本体一样是无始的;这些属性是人类非本体的属性,带有被造性质的,新生的属性。人类刚出生时,这些属性不健全,甚至不具备;这些属性只是真主对人类的滴水之恩,让人类享受的沧海一栗而已,不可能和真主平分秋色。人类和真主在这些属性的实质和本质上有着天壤之别,仅仅是名称相同而已。假如不允许用这样的专有术语来称呼人类,那么,一定不能共同使用这些名称;如果被造物通过这些被造的属性试图分析弄明白创造者的意志、或行为、或思想,那么,人类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对一切事物的认识程度一定不比真主差,此话差矣,理性更无知。
9.全知。真主通过这种属性揭示一些事情,弄清这些事情在现实中的原来面貌,和洞察它在未来将要形成的情状。真主完全知道所有的事物和它们的实质,天地间任何事物都无法隐瞒他。知道表面性的和内在的。在创造万物之前他知道被造物。
人的知识与真主的知识在三个方面有所区别:在可知事物的量上。因为人所能知的事物,即使博大精深,也仍是有限的,无法和无限的知识相提并论;人所知的事物,只是处于通向“知”的起点,绝不会达到无止境的终点。所看见的一些事物,只是从稀薄的帷幕之外看见的,发现的层次也不断深入;真主的知识是永恒的,不受另一些事物的启迪,然而一切事物只受真主的启迪。而人类的知识是新生的,是获取的。
10.全能。真主通过这种属性轻易创造每一种可能存在的事物,使之毁灭和整顿它。真主拥有绝对的全能性和实施意愿性。真主具有至高无上性,驾驭所有的事物,而任何事物都不能驾驭他,清高的主以宇宙的规律驾驭众仆,任何人都无法摆脱他的权力,他使人生存、死亡、富裕、贫穷、高贵、卑微,对他的被造物随心所欲,他的命令不被驳回,他的判决也毫无缺陷。真主有完整的力量和完美的能力,任何状况都不会令他无能。
11.生命。行为发自有生命者。“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
12.听觉。它联系着可听的事物或存在的事物。这些事物既不是通过想象和虚幻的方式,也不通过感官的影响和空气的传递而感知。尽管目的各异、程度不同,真主能听到所有被造物的声音,丝毫不能隐藏。真主的听觉不同于人的听觉。人的听觉是存在于中耳的一种听力,它是靠震动的作用,依赖于导致感官的空气做媒介,并受感官的影响。
13.视觉。它联系着可见的事物或存在的事物,这些事物既不是通过想象和虚幻的方式,也不通过光芒辐射的方式而感知。真主不会忽视它所造化的,真主能彻底的看清所有事物,每个动作、每句话都无丝毫遗漏,无论是庞大的还是微妙的,没有任何事物能从中遮挡。真主的视觉也不象人的视觉,人的视觉是大脑以外两视觉神经中宿存的视力。在听觉和视觉的属性上,禁止把尝、闻、摸、耳朵、眼睛等人类和动物的属性归结于真主。
14.意志。给可能的事物发布一些存在、虚无和整顿的指令。真主在先天就知道自己在恰到好处的时间内将要做的和创造的一切。真主的意志是完美的,不受任何一种强迫的含义和强人所难的沾染。
15.创造。真主从无中造化了万物。除了真主以外,所有的事物都是被造的。真主在无任何先例的情况下创造万物,并使被造物尽善尽美,美妙精密有序。真主创造万物无需深思熟虑,无需利用经验,无需借助新的中介,也无真主本体的倾向。真主的大能自开始不采纳任何媒介或因素而预定万物,万物的存在曾是依一种直接的因素---真主的大能和创造,真主不用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思考和思维的基础上,即否定真主行为的动因。创造万物不是加强他的权威,也不担心结果。真主通过“创造”的属性来创造万物,创造的方式是属性“言辞”。《古兰经》云“他就是本真理而创造天地的。在那日,他说‘有’,世界就有了。”(6:73)。世界万物是由真主直接创造的原子和偶性构成的。
穆尔太齐赖派主张:真主先创造的是单一的世界理性,世界理性又创造出精神和灵魂,世界精神通过其固有的属性产生出最初的物质。苏菲神秘主义主张:真主先创造名相和概念,再依据名相和概念创造宇宙万物和人类。
16.言辞。真主通过这种属性来颁布命令、禁止和宣告,通过这种属性表述他启示众使者的制度天经,如:《摩西五经》、《诗篇》、《福音书》、《古兰经》都是真主的言辞。真主确在他意欲的时候,以他意欲的方式谈论他意欲的话题,真主曾与穆萨(摩西)谈话,他的语言不是通过空气而传递,他的语言不是来自某个方向,他的语言也不是被穆萨的听觉所感知。他的言辞,不与字母和声音同类,总之,他的言辞不像被造物的言辞,正如他的存在不象被造物的存在一样,声音只是读出作标记的字母,正如有时用符号和标记表示一样。对于这个属性,是伊斯兰教历史曾是争议最多,最著名的教义学讨论。
穆尔太齐赖派认为:天经是真主在其他的地方创造的一些声音和字母,除过这些声音和字母,他们没有给真主肯定另外一件称之谓“语言”的事物。《古兰经》字面所具有的含义是针对人们的命令、禁止、和宣告所组成的,如果这种含义是宣告方面,它的名称是知识;如果含义是命令或禁止方面,则名称是意志。所以穆阿太齐赖派认为《古兰经》是受造的,是有始的。逊尼派认为:我们不否认穆尔太齐赖派的观点,与穆尔太齐赖派的分歧是:这种含义是无始的,这种含义的名称是本体的语言。用一些字词表达这种属性,它不是知识的实质,也不是意志的实质。
基督教神学教义“道成肉身”对这一问题的利用
关于《古兰经》分歧的源泉和它的被造的言语或非被造的言语,在福音传教士和东方学讨论的见解中是在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展开的辩论。这一切的基础是围绕真主的言辞中:
麦西哈·尔撒(弥赛亚·耶稣),只是真主的使者,只是他授予麦尔彦的一句话,只是从他发出的精神(灵魂);故你们当确信真主和他的众使者,你们不要说三位。“授予麦尔彦的一句话”诱发的争论。基督教反驳穆斯林:麦西哈是谁,他是上帝的一句话吗,那么,这句话的被造的,或非被造的呢,如果不是被造的,麦西哈就是上帝。如果是被造的,在麦西哈出生之前真主还不具备一句话和灵魂,这就是《古兰经》受造和有始所发生的辩论。
真主的言辞正是他的这句话:“有”。如:当他欲造化任何事物的时候,他的事情只是说声:“有”,它就有了。假若“有”的这种含义是无始的,那么,这就不需要与这一言辞有关联系的事物也成为无始的。麦尔彦之子尔撒并不是“有”一词的本身,麦尔彦之子尔撒是这一词的有关联系的事物。真主以“一句话”本身来宣告尔撒是更加说明这种联系性,更加让人们注意到“他的被造纯粹是因真主的意志现在“有”一词当中。假若意志联系的事物就像意志本身一样是无始的,那么,整个世界也都是无始的了,因为它只是真主意志和真主言辞“有”的结果。因为《古兰经》说:“他就是本真理而创造天地的。在那日,他说‘有’,世界就有了。他的话就是真理。吹号角之日,国权只是他的。他知道幽明,他是至睿的,是彻知的。”。“她(麦尔彦)说:‘我的主啊!任何人都没有和我接触过,我怎么会有儿子呢?’天使说:‘真主要如此创造他的意欲的人。当他判决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只对那件事情说声‘有’,它就有了。’”。“在真主看来,尔撒(耶稣)确是象阿丹(亚当)一样的。他用土创造阿丹,然后他对他说:‘有’,他就有了。”
真主用“有”之言创造了阿丹(亚当)和尔撒(耶稣)以及万物。真主就这样叙述麦尔彦之子尔撒“有”,他就是为一个被造物。犹如所有事物的被造都是新生的,即使它受真主无始呼吁的联系。同样,麦尔彦之子尔撒的被造也是有始的,即便他受真主无始呼吁的联系。同样在天主教和犹太教中,神父和拉比们一致认为:创始之初,雅威(造物主)用“说话”的方式创造天地。
其实,穆尔太齐赖派和正统派(逊尼派)都赞同《古兰经》的字词是有始的,它的含义是无始的,他们的分歧仅局限在对于无始含义的命名中。无始被称作言语的属性,或称作知识和意志的属性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