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赶到的时候,关口几乎陷落,守城将士大部战死,只余百余人还在坚守。戚继光见事情紧急,不顾兵少,毅然率军出关,突袭朵颜部,乱军之中他射中董狐狸的左臂,董狐狸见势不妙带伤而走。戚继光兵力不足,并不追赶,而是返回喜峰口重整防御。
董狐狸看到戚继光来了,本想撤兵,但长昂等人看到戚继光所率车步骑营只有八千士卒,己方兵力绝对优势,只要诱他出关,正是击败他的大好时机。在他们的劝说下,董狐狸下令在喜峰口附近大肆抢劫、焚掠散居关外的明朝百姓,以引诱明军出塞。
众将领都劝戚继光等援军到达后再出击,但此时董一元、吴惟中所率增援部队距喜峰口还有半日的路程,他不忍百姓遭殃,又担心待援军到达,朵颜部会先行逃窜,失去重创敌军的机会,于是坚持出关作战。
胡守仁担心戚继光的安危,建议他在城中指挥,由自己率部出击。戚继光却对他说道:“只有以我为饵,朵颜部才会全力围攻,到时只要拖住敌军主力,待援军到达,里应外合,中心开花,敌军必败。”众人苦劝不得,只好随他一起出征。
戚继光率部逼近朵颜部的大营,董狐狸见戚继光被诱出关,喜出望外,他倾巢而出,率三万铁骑包围明军。按照董狐狸以往的经验,步兵在野战中被骑兵包围,剩下的就是一场屠杀,他得意忘形地冲部下嚎叫着:“全歼明军,活捉戚继光”。于是朵**兵全力向明军发动猛攻,但接下来的作战过程却让他大跌眼镜。
明军在戚继光的指挥下,采取圆形防御阵型,以车营为依托,步兵为掩护,骑兵为牵制,不断用火器还击,形象上可称为“刺猬阵”。高速冲锋的敌骑如湍急的洪流,而明军却像浪心的礁石岿然不动,大量敌骑撞在礁石身上粉身碎骨,被明军的火器打得血流成河。
双方鏖战数个时辰,面对明军的“刺猬阵”,朵颜部无从下口,无论董狐狸怎么督战,始终无法冲破明军的防御。
此时董一元、吴惟中的援军已经抵达,他们从朵颜部两侧后进行包抄。.ukansh.m戚继光看到时机已到,下令发动信炮放出信号,听到号令,董一元、吴惟中立即率众从后突袭朵**兵。
正在围攻戚继光的朵**兵,突然遭到背后突袭,军心动摇,士气大降。戚继光也趁势中心开花,发动反攻,明军前后夹击,朵**兵开始溃退。董狐狸亲自上前弹压,收效甚微,难以制止,只好随败兵一起逃跑,董狐狸苦心筹谋的诱敌出战,很快就成了大溃败。他左臂受伤,策马不便,几乎被明军抓获,还是长昂等人拼死掩护,才将将逃走。明军骑兵从后掩杀,一直追出几十里,斩杀数千敌军后才回兵。
其他各路进犯的敌军听说朵颜部惨败,人心惶惶,纷纷撤兵,明军趁机追击,也斩获颇丰。
此战明军共杀伤敌军五千余,斩首一千余级,而己方伤亡不足千人,戚继光收获了在蓟镇第二场大捷。但让戚继光不满意的是,因为明军骑兵严重不足,仅有几千骑兵参与追杀,让朵颜部的大部分主力都逃了回去,没能像戚家军在南方一样形成歼灭战,只能算是一次击溃战。
在这场战役中,戚继光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冒险采用了“中心开花”的战术。这种战术一般以己方为诱饵,坚守某一战略地域,诱使敌方主力部队向己方运动,待时机成熟后,再配合友军实施里应外合,夹击敌人。
采用这种战术的前提是己方军队要守得住,这对己方的防御能力有极高要求,戚继光正是对车步骑混营的防御有极高的自信,才敢采用这一战术,否则“中心开花”就变成了“中心覆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