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胡守仁和董一元运动到指定位置后,戚继光发出信号,董一元立即率众突袭朵颜大营,此时敌军大营内兵力空虚,很快就被明军攻陷。
正在进攻戚继光的朵颜部队看到后方大营起火陷落,军心动摇,士气大降。此时胡守仁和董一元从两翼包抄,与戚继光形成包围之势,三面夹击,朵颜部队终于扛不住了,先是各附庸部落先开始溃败,他们本来就是跟着朵颜部后面捡便宜的,见势不妙撒腿就跑,反而冲乱了朵颜部主力骑兵的阵型,长秃一看大势已去,也指挥部下撤退,兵败如山倒,又一次演变成了大溃败。
但长秃并不害怕,因为他知道明军缺少大规模的骑兵部队,根本就追不上来,只要自己跑出去,不仅能逃出生天,而且所属部队不会遭受致命重创。
这时战役进入了第三阶段—乘胜追击。戚继光把他最精锐的一万火枪骑兵留到了最后,在二月初朵颜部队溃败的时候,他果断的把所有预备骑兵队压了上去。
长秃完全没想到明军还有如此众多的精锐骑兵,并没有做好殿后的准备,被明军骑兵追入漠北一百五十多里,杀得血流成河。直到将长秃生擒活捉后,明军骑兵才施施然返回董家口。
此战明军斩杀朵颜各部骑兵近万余,斩首三千余级。更重要的是活捉了朵颜的总指挥长秃,要知道在整个明朝历史上,都很少听说活捉蒙古骑兵总指挥的情况,w.uknshu.在明朝中后期更是从来没有发生过,戚继光算是创造了历史。
长秃被俘,精锐尽损,整个朵颜部惶恐不已,如临末日。在长昂的支持下,董狐狸趁机重新控制了朵颜的大局。他意识到现在朵颜部已临生死存亡之危,一边是军力今非昔比的明廷,一边是虎视眈眈的土蛮,如不依附一方,恐随时有倾覆之危。
于是他召集手下将领商议朵颜部何去何从,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向明朝靠拢,朵颜部在历史上本就多次依附明廷,明廷更在乎的是颜面,并不会过多干涉朵颜内部事务,而土蛮则时时刻刻想要吞并朵颜。经过权衡利弊,董狐狸决定向明廷求降称贡。
万历三年(1575)二月中旬,董狐狸率亲族三百多人,向戚继光叩关求降。这次求降和上次截然不同,戚继光认为朵颜部元气大伤,日后已无力再对明朝北疆造成太大威胁,招降朵颜后,可以利用它和土蛮等部的矛盾,牵制鞑靼东翼,这有利于蓟镇的防御。于是他上奏朝廷,建议接受朵颜部请降,在张居正主持下,内阁批准了戚继光的奏疏,接纳了朵颜部的归附,并随后释放了长秃。
这一战之后,蓟镇再现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汉唐雄风。在戚继光镇守期间,朵颜各部都再也没敢骚扰过蓟镇。
此战戚继光采用了经典的锤砧战术,其核心是步骑配合,这也是戚继光车步骑混编作战的惯用战术,是“以正合以奇胜”的最经典运用。即以车阵和步兵队为砧扛住对手,然后以骑兵为锤,从侧翼或背后猛击敌军,造成敌人的溃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