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萨的话真真儿地给佾然上了一课。“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土堆于岸水必湍之。”这句话从前只是在书本上读到过,先贤们的话字字珠玑,看来是不能流于形式,必须牢记于心,且付诸行动。再者,他对老萨也有了新的认识。心的话,大岁毕竟是大岁,不光有表面的岁数,还有心机。
同样是雪菜或芥菜,广东梅州的客家人经过煮、发酵、晾晒、蒸、再风干等一系列过程,就变为了岭南名吃—梅菜,并由此独创了味美实惠的梅菜扣肉。而他们创出的家乡菜式还远不止于此,这也让客家菜成为了广东菜的一个分支,与潮州菜和东江菜并驾齐名。
佾然是从一本介绍广东菜的书里学到这些的。俗话说的好,干什么就得吆喝什么,到哪座山就得唱哪座山的山歌。为了能做好梅菜扣肉,不辱使命,不负期许,他自也是不遗余力。
事实上,佾然前几次的出品,老郑必会亲自品尝检验,而他本着精益求精的宗旨,每次都能挑出毛病来。遂在其的监督指导下,佾然不断地改进与修正,直至老郑不置可否,态度平和,从每次必检,过度到了偶尔抽查。
或许是佾然有着一改往日浮躁,踏实肯干,眼力见儿渐长的表现在先,令人刮目相看;或许还有小团体的力挺和支撑,不容小觑。自上次马打盘环的过招之后,孙泽和仓健也只得暂且认栽,对掐与互磕告一段落,恢复到了玩笑如初,但口是心非的常态。刘哥更是风轻云淡,挥之即去,嬉笑怒骂之余,还不时夸上他一句两句的。
相安无事,维持平衡,或为最佳状态。
食街餐厅后厨的操作间,就像是一个环形轨道串连起的一座座货站,各自为餐厅楼面源源不断输送补充着各色的美味出品。如此设计的立意,应是为了不同菜式间协调与沟通的便捷,却也极大方便了厨师和服务员们的互通有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