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四点多,林希山醒了,脸也没洗,迷迷登登地骑上车子,去了镇上,买火烧。卖火烧的那摊子刚起了火,林希山跟做火烧地展大叔挺熟,展大叔跟林希山的姥姥是一个村子地,西水县冠城镇东冠城村。展大叔五年前就在冠城火车站卖火烧,也不知怎么得罪了火车站站务段的人,没法在火车站干了,就跑到雨潭镇来了。
看到展大叔的二闺女了,这丫头初中没念完就下学帮工,正忙着擀面饼。
“希山,还早呢,要几个?”展大叔脸上一脸的黑灰。
“8个吧,没多钱。”林希山蹲在石丫子上,看着展大叔往火烧锅里放面饼。
展大叔手艺挺好,就是有个毛病,好管闲事,这来了雨潭镇才一年多,就跟街上的混混干了四五场架。
就跟那好汉歌唱地一样,想出手时就出手,也不管能不能赢,操起家伙就干。
“希山,昨晚又干了一架,麻逼地,就你们雨潭镇的土包子,要是到了冠城,就是喝洗脚水的货。”展大叔连吹带唬地,把在冠城混过的荣耀拿出来,跟林希山闲唠。
林希山没少听这话。雨潭镇这地儿邪性,龙蛇混杂,外地来的不好混。善的恶的横的楞的,什么人都有,要想混出点名堂来,不容易。
这要说起雨潭镇和附近地界儿的历史沿革,有不少说头。西水县,河东县,临水县三县交汇的地方就是雨潭镇。临水县的县城在北,河东县的县城在东南,西水县的县城在西。雨潭镇往东,是大姜镇,再是龙山镇,按照风水论讲,龙山镇那是龙头,雨潭镇就是龙喝水的地方。再往东的话,就是海了。
雨潭镇这边有个小潭山。小潭山东面是大龙河,往西北,是凤凰岭主峰火凤山,再往北是小金架山,过了贤龙桥,是大金架山,大小金架山之间是蜿蜒而下的冠河,古时候亦称金冠河,也称小龙河。
要再往前追的话,西水、河东跟临水县原本是一家,县内的大龙河和小龙河,冲积出来的一块平坦地带,孙丁刘唐林张几大宗族繁衍生息了几千年,人丁越发地兴旺。因为靠海的地域优势,三县分属的琴港地委和庆台地委,早早地就开始搞活了,别的地方还在忙着割资本主义尾巴抓投机倒把的时候,这两片地域的人已经把买卖搞到了海外。
早早干起通海外买卖的人,兜里都有钱了。做火烧的展大叔也是有钱人,是靠双手打拼,拼出来的有钱人。
一开始做火烧,干旺了就开小饭铺,有资金了就去县城开大饭店。
“念书不顶什么用。”展大叔开始给林希山套话了,“就凭你那脑袋瓜子,跟我干几年,我保准你去县城吃香地喝辣地,再顺带把我这傻闺女带到城里。”
展大叔等火烧好了,不罗嗦,包了十二个火烧给林希山,没接林希山手里的钱,“下回给,跟你爹说,给我弄一批木头家去,收拾房子。”
“银娥要招上门女婿了?”林希山把火烧放进书包里,跨上自行车,跟弄面饼的的二丫头开了一句玩笑。
“林希山,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展银娥朝林希山瞪眼,手底下的活儿却一刻也不停。
……
开放搞活就是好,不用念书,也可以大把挣钱。别看人家做火烧的银娥干活时穿地埋汰,等中午收拾了铺子,穿上从老毛子国进口来的布拉吉,脸上再搽点儿粉,那模样也是很标致地。
林希山提着十二个火烧,骑了一会儿,迷登劲儿过去了,琢磨着还要给朗老师再弄点儿好吃地。
路过自家菜地时,顺手摘了几根带露水的黄瓜。
黄瓜是好东西。不说别人,林希山夏天就靠着黄瓜撑肚皮。吃头不错,还能充饥,也能当水,顶顶重要地是,不用花一分钱。
碰上二哥了。二哥大清早地去了南洼水库摸鲫鱼,摸了四五条呢。朗老师昨晚把老妈熬的鲫鱼都吃了,还喝了一碗汤。这就让实在拿不出太好东西来的穷人家的孩子琢磨上野生的东西了。
林希山拿出了两个热乎乎的火烧,扔给了二哥,“冠城三叔送地,只管吃。”
“把鱼拿上,你快家去,小姨来了,带了好多好吃地,还特地给你带了件好衣服。”二哥把鱼递给林希山,手里拿着火烧却没吃,先把该说的话说了。.
话分两头。昨晚上,牛前庄一个卖糖球地,到雨洼庄卖剩下的糖球,说是要连夜去冠城找人进白糖,林希山的老妈就忙不迭地给娘家捎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