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因二原则分配顺利,方少云一家要了二间,下面仓库与杂物房,中间半间厨房半间吃饭,另一间客厅,三层二个房间。本来方母想多要点,方少云劝阻了,解释是今后房子会越来越多,嫌少过几年再换就是,不必要现在空占。
这个道理他也对其他人宣传,动员他们先挤一挤,以后房子一多完全可以三改二甚至二改一,先期尽量让更多的人住得更好一些,不管怎样,泥草屋比土楼要差不少。
由于这个宣传,众人不再抱抢到就是赚到的想法,结果第一批到方家谷的人没将四幢土楼包圆,第二批到达的人大多数也住进了土楼。
这不是表示土楼需求不大,今后可以少造,恰恰相反那是众人认为方少云说得对,不用匆匆抢房住,稍过几年等房子更宽余时,再扩大比现在抢要遭人嫌更好。
这也亏得这时代不流行装修,若如后世那样重装修质量与风格,这事会更麻烦不少。不管怎样,方家谷人对仅过一年后,能住上比他们之前祖祖辈辈的老房子更好的土楼,心中是很感激方少云的,更将他劳动创造一切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上。因为他们就是凭一年多点劳动,重新获得新生活。
土楼建成大多数泥草屋成为了空房,这些空房也早有计划,或当仓库,或给新人住。为招揽更多人水生已经早早上路出发,这次倒不是他独行,第二第三批中独自来此的人中,不少将随他过去搬家眷带家人过来。
让他们同行虽过年还早点,一起去可以当个活广告,给想动员的人予信心。空口说白话不行,方家村人尽离开了,不可能再过来现身说法,相比较也缺乏公信力。而第二第三批人回过头来领亲家眷说服力最强,没人会骗自己妻儿亲人吧。
土楼定下分配原则,动员众人少拿房,尽量让更多人先住进土楼,具体琐事不管,连自己家搬迁之类事也没动一下手,方少云这时在忙什么?
快过年了,筑坝成湖已有一年,湖面一千多亩,虽水清而不肥,里面鱼不会太多太肥,不过这么大水面多少有些鱼。特别是养殖七岛那边养了不少水草,水下水面都有,水面水草还可当饲料。那边水也肥,养殖的鸭鹅就在水面游,屎拉水里直接肥了水,雨一下岛上肥水也冲流至湖水中。
湖水形成时正山溪枯水位,溪流深处也不过膝,有鱼也不多。水面形成后方少云让少儿队去外面时,有机会就抓点鱼虾类来放养,也从县城购买过小鱼之类投入水里。总的说来成效不大,一千多亩水面每亩百尾也要十几万尾,这二项放养数相加只有零头而已,想吃鱼要好好等几年让它们自然繁殖。
不料春雨绵绵水涨起来时,方少云见不少大鱼沿溪流逆流而上,不时卷起浪花。这时他才想到鱼有洄游产卵的习性,于是他在水坝泄水口弄条坡道,溢水平时大多数沿坡道流下,让鱼洄游逆水进湖。
只要进来产了卵却回不了啦,湖面开阔泄水不大,鱼再从这儿游走可能性不大。大鱼产卵后都是随波逐流而回,到湖中找不出流水方向,方少云还在春季过后在泄水口,用竹子破开的竹条编拦阻帘挡住去路,大鱼再也逃不掉了。
春天也不知多少鱼进湖来,鱼们大多数夜里活跃而逆流过斜坡的,养殖七岛那边有时能见鱼群,总而言之湖里不管怎样多少有点鱼。光知道有鱼没用,光想吃鱼不会抓也没用,快过年了,湖里有鱼也想吃怎么办。
''抓呗'',这个大家都知道,问题是怎么抓。
''用网好'',回答不错,正确说这样的湖里抓鱼不是用撒网,就是拉大网,问题是网可以购买,怎样撒。
''船呀!你傻呀!这也不知道!''方少云不傻所以早就在想船的事,只是一时难于解决。
网是买来的拉网,拉网较长,价钱是撒网几倍,这个选择比较吃亏,乃属无奈。因为第一次捕鱼将正在大冬天,撒网需要力量更需要技巧,有力气没技巧网撒不开,撒网人自个反掉下湖,这鱼没抓住人冻坏不是事,这才选拉网。
网不管买来亏不亏有了,船不是买不到而是运不进来,沿溪水也划不进来。怎么办?
办法还是二个,请人来或自己造,请人来在质量上应该有保障,这乃是好的地方,不过有没有船匠肯来?以后需要怎么办?时效怎么样?
三大疑虑让方少云放弃请人来造念头,转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方面。不是说什么都该自己动手,能够借用外力当然好,借用不上怨天尤人,还不如自己动手更强。
其实造船说难难,说不那么难也不是大错误。后世造船也就特殊船建造较难些,其难也主要是难在材料,设备,设计等问题,而不是造船壳太难。
后世船舶乃是一个庞大工业产品集成体,而这时代的船说到底还主要是木匠的活。特别是内河船虽小而水情复杂,按其行驶方式不外浆划,橹摇,帆风,加车船。论船型也不外小划子,细长;摆渡船,方正;运输船,二者综合,长宽适度,各地及水情不同或瘦长或浅方稍有区别;楼船,船高大些,如后世客船可以多装人,外立木堞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