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杨星和秦汴并没有被带着去见朱珏,而是直接被带到了锡城的县衙。
这一点杨星倒是没有想到的,不过秦汴明显是有了心理准备,解释道:“那朱珏虽然蛮横是蛮横点,做事也不守章法,可是他的品阶太小,是没有审案办案的权利的,所以这才将咱们两个移交府衙审讯。”
杨星点了点头,这才明白其中缘由,秦汴继续道:“如果真要是县太爷审理此案的话,我就能放心了,我和在哪位县太爷还是有点交情的,我相信他能够秉公处理。”
这锡城县令是一个叫邓博杨的人,嘉靖二十五年的进士,按理说这人博古通今,文章也很风流,此人前途绝对是一片大好,出将入相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能人,只能在这锡城内当一个小小的县令。
此人虽然文治武功非常不错,但是却有点一根筋,完全不懂的变通人情,更是到了有点顽固不化的地步了,还在京城担任侍读的时候,就由于为人耿直,得罪了当时位高权重的严嵩,被贬到了南直隶的一个小县城当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后来严嵩倒台,历经两帝,这邓博杨也该峰回路转了,可是奇怪的便是,好像张居正也不怎么待见这个邓博杨,这些年邓博杨几乎在南直隶各大县衙都当了一圈的县太爷,但就是没有被调回京城。
这邓博杨还和秦汴自然是认识的了,两人的交情虽然不怎么深,秦汴作为当地乡绅,也和邓博杨是自然是认识的,秦汴也知道这个邓大老爷是一个清官,自己的案子摊在这样一个人身上,应该就能洗刷冤屈了。
杨星和秦汴二人在被带入府衙以后,原本的军卒退和上前接应的几名衙役做了交接手续后,再又几名衙役押解着二人上了县衙的大堂。
二人到了大堂之上以后,两班衙役各自站好,没过多久,从后面屏风中也走出两人来,走在前面那个身穿补服的中年男子就是锡城县太爷邓博杨了。
这邓博杨年纪约么有四十来岁,胡须飘然,头戴乌纱,个子也是高高瘦瘦,能够看得出是一个非常精炼的人。
而在邓博杨身后跟着一个年纪六十多岁的老者,书生模样,手提毛笔,很显然就是锡城的太师爷了。
两人到了大堂之上,就也各自坐下,邓博杨扫眼一看台下站立的杨星和秦汴,冷哼一声说道:“哼,大胆刁民,见了本官因何不跪?莫非是想要挨板子了不成?”
邓博杨的官威还是非常足的,就这简短的几句话,倒是颇有气势,秦汴也赶紧拉着杨星跪倒在地,喊道:“草民秦汴叩见邓大人。”
杨星有样学样的跪倒在地喊道:“草民杨星叩见邓大人。”
邓博杨点了点头,这才说道:“本官听说你们二人私通倭寇,可有此事?还不从实招来!”
秦汴赶紧回答道:“回大人,草民冤枉啊,草民对我大明朝一直忠心耿耿,家中侄儿目前还在朝中为官,又是张首辅的得意门生,草民早年间也曾入朝为官,这些事情大人也是知道,草民又怎么会去私通倭寇啊!”
秦汴此话其实也是有意想要表明自己的身份,一来是希望邓博杨能够看在自己的侄儿秦耀的面子上,能够网开一面,二来则是拿出自己本来的身份想要压一压这个邓大人,要知道秦汴当时虽然是在金陵当的官,但是那当时的官阶也是比现在的邓博杨大的多的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