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湾村的村道上,杨老头端着右臂,手握空拳,踱着小步子。那右腿总比左腿慢半拍,亦步亦趋,这是前几年中风留下的毛病,没被阎王爷把命收走也算万幸了。看看东家来客,看看西家摆酒,偶有村民打招呼,也不应声,最后,再看看村边自家鱼塘的水位。
这几年,只要天气好,围着整个村子转圈都成了习惯了。都五十八快六十的人,越来越不想说话了,关键是嘴有点歪,说不利索,没有非说不可的事,也就只能自己放心里想了。边走边想,想想这几年过得日子,心里就窝火啊。
遥想当年啊,老子也是个人物,雄姿英发。凭着自己的木匠手艺,带着一帮村里邻里的老兄弟满世界的乱窜找活,生活所逼,家里三个孩子张嘴要吃的,不出门找活不行啊。
刚开始是师兄弟连带的徒弟五六个人全是木工,人多活少,挣不了三瓜两枣。找他们去干活的工头,成天不见干活,要么见不到人,一出现,就是指手画脚的,木工、泥工、水电工可全听他一个人指挥,赚到的钱可比杨老头他们殷实多了。
勤巴苦做小半年的时间,钱没挣到多少,也就够顾得上一家大小的几张嘴了,但却让杨老头摸到些门道。埋头苦干只能是苦力,一旦活干完,还得好言好语的求着吊事不干的小工头,给找下单活,人家一不乐意,可以让你半月赚不到养家的钱。
于是,杨老头回村拉了几个泥工、油漆工、水电工入伙,自组施工队。当时邻村的师徒两人,看着人多更不好找活,走掉了。杨老头心里发狠,以后队里的人不找外村的。
施工队拉出去的前两月也确实没比之前赚的多,不过,后来确实发展起来了,杨老头那时还是人家嘴里喊着的小杨。小杨师傅可是木匠科班出生,这帮人,活做的仔细不说,雇主可以指哪改哪,灵活多变,没了工头的盘剥,还为雇主省钱了,自然小杨也能多拿一份钱。
虽然小杨多拿一份钱,施工队老兄弟上十人,没有不服气的。因为小杨虽是大家公论的工头,那出工出力也没比别人做的少。慢慢的,这个小施工队一年上头都没得闲,只要肯做,就有做不完的活。发展到后来,又进了几个人,乡里人哪有不恋家的,总得有人往上补呀,况且有时要同时开几个工地。杨老头期间还收了个叫强子的徒弟,村里张家大小子,张正强。
不出几年,闷声发大财的杨老头,第一个盖起四间二层小楼房,小楼一个月就完工了,两月住上新房,那时把这叫做深港速度。除了材料是花钱买的,所有活计全部是老兄弟们出的力,不谈钱。杨老头一时风光无限。
又不出一年,那帮老兄弟相继全部盖起了楼房,一个村里接二连三的竖起十几间楼房,那可是轰动十里八乡的大事件啊。那时候这地方算是城市的近郊,现在也叫市区了。
“万元户”在那个时代可是个稀罕玩意,一栋二层小楼怎么的也上万了,据说“杨汉文”三个字在区里挂名,市里知情,弄得老村长要在村里树典型。
老村长是这样说的:汉文呐,你是在张湾村成长起来的,已经带领部分人奔万元户了,现在把思想放高点,步子迈大点。开家建筑公司,带领全村一起发家致富,这事我和书记已经到区里问过了,也不是很复杂的。
公司可以由村里帮着办理,人员由村里召集,绝不要偷奸耍滑、好吃懒做的闲人,也不搞裙带关系,就村里人,谁家亲戚都不收。公司开好了,你杨汉文就是总经理,大事小事,你一人说了算,谁要不服了,我直接让他滚蛋。这可是全村人的大事,谁敢捣乱我抽死他,连责任田都给他收了。还有,还有,这董事会也要有,全村都是股东,一起出钱办事,按人头出钱出人,按人头分帐。
以前就见村长见谁不乐意了,开口就是呼喝吼骂的,这天是见到真实水平了,说话一套一套的。什么公司、股东、董事长、总经理的,说的杨老头当时都动心,揍是觉得有点不真实,是哪里不对又不知道,不敢随便答应啊。
全村人口一两千,壮劳力好几百,当个总经理一下就管好几百口子,就说这天大的馅饼怎么就往自己身上砸了。村长让把步子迈大点,这句话听伟人在电视里说过的,话是错不了,不过,好像还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时想不起来了。
心里琢磨着,人少的时候,闷声发财,哥几个赚多赚少没一个有怨言的,人多了就不好说了,还是几百民工,时间一长肯定乱成一锅粥。那老话怎么说来着,“防民之口,胜于防川,人心思乱猛于虎呀”。
一拍大腿,哎呀,对了,还有句话是说“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啊。”这下省过来了,之前赚的钱可都是自个的,要弄成个公司,那赚的钱不就成公家的了。
再想到之前帮别个装修过的公司,那什么鸟公司,都是成天坐在小房子里打电话的主。再一想,这要是答应村长了,自己带着一帮壮劳力赚的血汗钱就非养闲人不可了。这回村长再怎么劝,杨老头死活不答应了。
第二回,村长又来了,村长也没办法啊,找过那帮万元户,也没一个答应的。这次可是没下死力气劝了,实在不行了,张湾村建筑公司的事也只能作罢了。不过老村长有第二手准备,发展杨汉文成党员。
杨老头又不干了,这回劝的可比开公司简单多了。你杨汉文不乐意,老子还不乐意咧,别个求人送礼都没这好事。你可是老革命后人咧,你不就舍不得交那几块钱的党费嘛,村里给垫上,你总得给村里做点贡献吧。要是反映到上面是“党员带领群众发家致富”,那也是能给村里添点光的事,就这样杨老头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党员,火线入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