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新的情报又通过电台传了过来,经过步兵的确认,郑毅他们迎头碰上的是一支正在沿着公路高速机动的苏联装甲部队。这支装甲部队由15辆T-34-76,4辆BT-7和一辆T-70组成,并没有卡车和装甲车伴随,而他们的步兵则是统统坐在坦克炮塔两侧上。
“奇怪啊,这里距离集合点还有好几公里路呢,怎么会碰到这么多苏联坦克。”按道理说集合点必然会选在被认为相对安全的区域,也就是说,会在交战区域的偏后方位置。但现在的情况却说明,这里根本就不再是德军后方了,他们甚至有可能进入了苏联人的战线后方。
这一时间郑毅自然是搞不清楚德国人葫芦里卖的哪门子药,只能疑惑的自言自语道:“难道是看错地图,走错路了?”
只经历过城市级别小规模战争的郑毅当然不知道,与都市之间开片单挑的常用战术不同,哈尔科夫战役中苏德双方从一开始就差不多做到了将现有武器装备的机动性和投送能力发挥到极致的地步。
哈尔科夫战役以前,德军已经在库尔斯克、奥寥尔等地遭到失败,这无疑大大动摇了德军的军心。于是,德军统帅部把眼光放到了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一带,因为这里能够遏制苏联向乌克兰和顿巴斯进攻。
德军非常清楚苏联南线反*攻,哈尔科夫将是重要一战。因此他们在这个地区布置了大量的防御部队。德军在这里的防御体系由几个防御地带构成,防御阵地全纵深达90公里。哈尔科夫成为这一防御体系的中心,因为它是整个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地区德军防御的基础。
德军在哈尔科夫以北构筑了5道有相当深度的防御地带,在北面掩护着通往哈尔科夫外围的道路。另外,在哈尔科夫城周围,德军还布置了两层环形围廓。防御整个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防线的是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战役集群,其编成为18个装甲师和步兵师,总兵力为30万,另外还编有3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600辆坦克和突击炮以及1000多架飞机。
苏联方面对于哈尔科夫战役的最初设想是:沃罗涅日方面军从别尔哥罗德西北地域向西南方向实施远程突击,力图切断德军从哈尔科夫向西和西南的退路;草原方面军向别尔哥罗德进攻,并攻占该城,而后立即由北向哈尔科夫发动进攻;切断德军向南的退路。
也就是说,德国将哈尔科夫防线打造成了一颗大纵深的铁核桃。而苏联人的计划,则是拿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当铁钳使,力图夹碎和吞下位于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地区的德军部队。
为了保证进攻的顺利,苏联红军为沃罗涅日方面军配辖了7个合成集团军、2个坦克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它和草原方面军的总兵力达到了98万人、12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2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还有1300多架作战飞机。在兵力上,苏联红军相对于德军而言,具有压倒性优势。
在这种恐怖压制火力的打击下,德军受到一定损失,因此在进攻开始的半个小时内,德军基本没有进行抵抗。个别炮兵准备开炮,立即被战场上空的苏联红军强击机发现并击毁。当日上午,沃罗涅日方面军占领德军主要防御地带,德军防御的整个战术纵深被突破。
在重整装备之后,德军也将大量空军力量投入到战斗中。德军轰炸机主要以小编队活动,重点打击苏联红军进攻的步兵和装甲力量。但是猛烈的苏联红军歼击机拦截使他们无法开展活动,因此德军方面空中力量对地面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支持。而苏联方面则大不一样。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在强有力的空中掩护下,很快就突破了德军防御,到当日夜里已经向前推进了26公里。草原方面军部队也突破了敌军防线,楔入7-9公里。
在郑毅和云涛磨蹭着修车的这一段时间里,苏联人已经在德军的预设阵地中玩了半天的穿插包围了,正是爽翻天的节奏。这个时候还能下令他们往前线去,只能说德国人的指挥系统现在已经被苏联人的袭击打蒙,根本就没法对每一支部队都下达正确的命令但相对的,正在高速包抄德军的这支苏联装甲部队也没料到会有一支德军坦克部队这么大胆,竟然在这种时候还敢在森林的掩护之下发起“进攻”。在这个时代糟糕无比的战场侦查条件之下,德方先发现了公路上狂奔的苏军,苏军却根本没注意到有德国人在向他们逼近。
“车长,德国人说让我们先撤退,他们会尽量拖延时间。”
林温柔按着耳机,简练的向郑毅报告。虽然林温柔失忆之后,平常习惯干些恶趣味的恶作剧,但只要进入岗位,她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撤退?”愣了几秒,郑毅反应过来,德国人应该是觉得白色虎式作为试验车作战能力并不靠谱,冒险让它作战极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