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德国最肮脏的暴力机关盯上,这既是在郑毅的意料之外,又是在情理之中。不过这对于郑毅来说也就是不值一提的小麻烦而已,在他眼里这个世界只不过是用来完成任务的舞台,能约束他的自然只有任务本身。
任务的要求是必须遵循军方的命令,至于盖世太保,这些家伙也配的上“军队”这个词?
“先生,请停下你的脚步,这里已经被国防军征用了。”
放任德军把已经被小依文玩坏的盖世太保抬上担架送走,郑毅挤进辆“三蹦子”的挎斗里,一溜烟在途中的炮声轰鸣枪声爆响中开进了一个小村子。这个村子里并没有多少苏联人在,倒是零星的几具穿着平民服装的尸体,诉说着在这场战争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悲剧。
村子里不少建筑被征召作为临时的弹药库房,野战医院和营房来使用,而原本服务于粮食收集的小院子也成了德军的前线指挥部,轻微破损的屋顶遍布天线。门口的哨兵见郑毅没有穿军装,立即戒备了起来,朝着郑毅重复的用德语喊着:“停下,快点,不然我就要开火了。”
“让他进去,这是命令,下士。”立即有军官对哨兵大吼着示意,走到哨兵面前后,他又凑到哨兵的耳边说了些什么,最后才强调了一句:“以后见到他,无需请示,直接放他进去。”
“遵命,少尉。”
指挥部里虽然还在坚持工作,但场面却是一片狼藉,除了在繁忙的收发电报外,还有不少人在将一垛一垛的文件投入火盆里焚烧。郑毅刚进门,就听见一个破锣嗓子在用德语喊着什么,语气十分紧张和焦躁。
“前略,该死的,难道那几个柏林来的混蛋想要借苏联人的手干掉我们?损失十分严重,T-34都已经快摸到鼻子下面了,唯一可以庆幸的是虎式坦克的表现依旧不错……。”
见郑毅似乎对这个声音感兴趣,小依文便担当起了同声传译,音量和语气都模仿的非常不错。至于周围德军诧异的眼神,小依文似乎是统统无视了,要知道小姑娘的脸皮可是能防御7.62口径子弹的轻型装甲。
“看来和历史上记录的没有区别,德国人确实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就是不知道这支部队最后有没有成功突围。”郑毅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副成千上万T-34坦克在苏联重炮和喀秋莎的掩护之下,向着壕堑中因为没有命令而不知所措的德军发起海啸般的攻势,将战火燃向更为纵深区域的情景。“这点人根本不可能在苏联人的攻击下撑多久,想要混满任务所需的时间,确实不容易啊。”
在几天的战斗中,德军的防守异常地顽强,苏联红军的坦克虽然继续向前突破,但步兵却被德军缠住,进展缓慢。苏第1坦克集团军攻占鲍里索夫卡切断了托马罗夫卡德第255、第332步兵师和第19装甲师的退路,但他们仅以两千人代价突围,虽然师长殉职。他们的顽强抵抗和胜利突围为曼斯坦因将德军主力从别尔哥罗德撤往哈尔科夫赢得了时间。苏联红军收复别尔哥罗德,占领德军后方的后勤供应基地博戈杜霍夫,缴获大量德军物资和燃料。
虽然苏联人在战略上确实开始夺回上风,但很显然,苏军在战术层面上却表现的远不如德军。数倍于德军的军队发起攻势却打出了依旧难看的交换比,这或许是有这虎式坦克这种恰逢其时的传奇坦克因素存在,也暴露了苏联人在指挥协同,作战思维上的落后或生涩。
苏联人在对待战争上,继承了战斗民族悍不畏死和不计较损失的传统,但这并等于俄罗斯民族善战。更多时候苏联的战法都显得僵硬和迟钝,尽管有着朱可夫等一批名将,但与德军相比依旧是显得太过稀少。
但很多时候优劣都是靠对比的,实际上苏联战术不行也就是和德军相比而已,同样的水平拿去和日军比划就又会是另一番景象。而列强中陆军军事思维还停留在二战前期的日军,欺负起连一战前期列强都不如的民国来,又是堪称“不可战胜”的存在。
国府上层的无能,直接导致了创造了区区三年完成解放这一战争奇迹的那支军队在国际上被严重低估,直到在朝鲜与美国这一如日中天的世界霸权过了招之后才得到应有的尊重。
“抱歉,借用一下电话。”
正在通话的是一个德军少校,但郑毅却是毫不介意的直接从他手里拿过了电话,重重的挂断了。这人一愣,但很快一副释然的样子,长出一口气道:“你就是上面说的华人工程师吧,博士已经等了你很久了,你现在可以直接和他联系。”
这个时代的电话虽然有号码存在,但在战场上,更多的还是靠接线员进行转接。“喂,喂……,我不会德语,小依文你来。”
把话筒递给小依文,不过很快,她就又把话筒递了回来。“他会说。”
“喂,是保时捷博士吗?”郑毅大大咧咧的接过话筒来。
“确实如此,不过华夏人,我倒是也很好奇你的名字。”保时捷博士一点都不为郑毅的不敬而生气,显得十分有耐心的道:“如果不想自我介绍,那也没关系,名字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