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后最近几年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胸闷气短,头晕脑胀,说起来都是一些“富贵病”、“老人病”,放到现代没什么复杂的,但对于一些古人来说,这可就是能要命的事情了。
其实古人的平均寿命很短,像杜太后这种能一口气活到六十岁左右的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可是在高处俊看来,类似杜太后这种养尊处优、身体又没有什么重大疾病的老太太,活到七八十岁根本没有问题嘛!
不过皇宫里的那些御医给杜太后依次诊断完后,话可不是那么说的,而且一个个都显得表情极为严肃,“官家,太后之疾,在于……”
耳听得几个太医哐当罗列出一大堆复杂的古代医学名词,高处俊简直脑袋都大了:这都什么玩意儿啊?怎么听着好像杜老太太没几天活头了似的?
而一旁赵匡胤的眉头自然也是越皱越紧,于是还没等几个太医说完,他便不耐烦地摆摆手打断了他们,“行了,你们就直接跟朕说太后这病该怎么医治就可以了。”
“太后这病……需要悉心调养。”几个太医朝赵匡胤拱了拱手,回答得异口同声。
我去,这话说得好有道理啊!不过怎么好像跟没说一样……
当然,不止高处俊在心里吐槽,赵匡胤也很不满意地看着几个太医反问了出来,“那到底该如何调养?你们总该把法子给说出来。”
“额……平日里注意静养休息,多吃些膳食补品。”几个太医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共同给出了一个自认为保险的解决办法。
其实做宫廷御医很麻烦的一点就是绝对不能犯错,或者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为只要你犯了一次大错,那么你的小命就保不住了。
所以这几个御医采取的治疗方法都很保守,追求的效果也是“回头千万别把太后病情加重的事情怪罪到我的头上”。
比如说这时候如果有一位御医觉得可以用一剂猛药来治疗杜太后的病情,但在没有确切把握的情况下,他是绝对不会提出来的,毕竟只要治疗效果出了问题,罪责一定会扣到自己的头上,这些御医可不会傻到去冒那么大的风险。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他们的这种做法也能够让人理解,不过赵匡胤对他们的回答却不是很满意,因此不由得叹了口气道,“难道就没有别的了吗?”
其实如果赵匡胤说一句“随便你们怎么治,不管最后怎么样,朕也不会怪罪你们”,或许这些御医的积极性还可以被调动起来,但赵匡胤并没有这样说,所以那些御医也只能沉默以对了。
“唉,古代人的医学常识可真落后啊!就杜老太太这一身富贵病还特么吃膳食补品?你们这是嫌人家病得不够严重啊!”高处俊在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可又不好对这几个御医进行当面批驳,因为他也体会到了一种无形中的困境,那就是如果杜太后按照自己的法子治疗后病情加重了,那自己该找谁说理去?
其实在古代整体医疗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大多数病人还是很听大夫的话的,比如英国的一位国王查理二世,明明只是得了轻微中风,可一帮“神医”依次对他进行了“放血”、“香料灌肠”、“烙铁烫头”等等神奇的治疗方法,结果查理二世就这样被治死了,但这货临死前还很感谢那帮医生,说什么都怪自己身体不好,其实他身体还挺好的,毕竟一般人可受不了那么多的折腾,而你却坚持了那么久才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