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帝兴趣盎然:“左扑射,十年前可是状元榜首,居然也会被难倒,快快说来!”
“林双木森三木林森五木大匠!”
左扑射说完上联,朝中便起笑声,尚书省大匠卿林森,不禁竖了竖大拇指,这显然是一时急智现出的人名联。
窃窃之声又起,武将们自然是摸不着头脑,文官们思索片刻,则在等着余少游尴尬,承认自己是武莽蛮子。
余少游脑中跃出了一串文字,但他已不知是何处得来,未穿越前整日不是养鹤就是,具体的回忆已慢慢消退,看过的文字却是刻进了脑子。
大司马蔡兴林抹了抹额头,身为武将之首,哪里嚼得透这些文字。
老黄门令挥了一下拂尘:“余少游,你可大胆答题,陛下有旨,若是答不出,不罪你自称从小习文之欺言!”
余少游听了瞬间有些恼怒,欺言?还算客气,没说欺君!这朝堂之上遍地坑啊!随便一句话便可治罪埋了我!
豁出去了,余少游挺直腰身,杏眼一弯,微昂着俊朗面容,摆出惯有的潇洒姿态,脱口朗声答道: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满堂惊诧议论:
“绝对!”
“好文采!不在状元之下!”
太宰张定照又看向中书令,此时朝中气氛松快,中书令出列奏求:“臣有一惑,想与余少游切磋请教!”
晋帝回味着对联,笑着将手一挥:“讲!”
“臣族中私馆教所有一先生,近日出题考教学童,以“报国”为题,臣在书房与犬子习文,忍不住也题了一首七言,第二日被孩童带至学馆,竟被先生斥为:滞堵!”
晋帝大笑:“哈哈哈哈!中书令作诗,不通!”
黄门令拂尘一扫,堂下安静下来:“余少游,你可愿以此为题,为中书令一洗滞堵评语?”
“草民愿为大人一试!只是拿惯刀剑,不善捉笔!”
老黄门伸手一召,自有一个小太监端着小几桌,摆好了笔墨纸砚,等余少游开口。
余少游越发潇洒,在堂下来回踱了几步,并非作不出诗,而是此时脑中闪出来的字句太多,他在选,吟哪一首好!
不经意间瞥见蔡大人脑门流汗,显得着急万分,余少游心想,管它那么多,随便来一首先安稳人心,停下脚步便开口吟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梧城余郎在,
不教后凉度晋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
小太监飞笔书写,蔡兴林听完后击掌大赞:“好!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以后我要让将士门冲锋时高呼这两句,士气必大振!”
小太监写完后,展到余少游面前,请他确认有无错漏误差字句。
如此佳作好句,晋帝也是激动不已,指了指小太监,老黄门令赶紧呼道:“快快呈上来!”
老黄门接过墨纸后,跪下呈展在晋帝面前,晋帝细细的逐句看过,不住的抚掌点头:
“好!但使梧州余郎在,不教后凉度晋山!”
满朝文武听晋帝吟出的这两句,也不禁赞叹豪气干云大志坦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