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普通人参拿个证当野山参卖的无良商家都不敢拿这个证。
孙悦给了周文一个精美的参盒,盒子里还掂着一块软质红布。
周文将鉴定过的人参放过盒子里,将根须轻轻分散开。
孙悦拿起一卷椴树皮,卷开,在新鲜的泥土上躺着一根人参。
人参根须旺盛,参体苍劲有力,芦碗粗大,艼肥壮,多角菱体,主根悠长。这支野山参的珍贵之处在于虽历经百年风雨,根须毫发未损。
“百年老山参。”在戴丛军,和孙悦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了百年老山参,集天地灵气所化,孕育天地精华。。。
?孙悦在检测一室工作了三年,加上这株,只见过三次百年老山参。
百年老山参,惊动了检测一室的主任王桂林,王桂林出现在检测室。
?20分钟后,经过专业的检测。
这株百年老山参的检测报告出来了,黄色证书。代表这株人参是一株野山参。。。
证书编号,137590165。
鲜野山参等级。
芦,一等。
艼,二等。
体,一等。
纹,二等。
须,特等。
参龄,114年。
果然是一株百年老山参,参龄达到了114年。
这株人参的品级非常高,品相非常完整,一株百年老参,弥足珍贵。
这种级别的野山参价值在于收藏。
周文将这株百年老参放在参盒里,小心地将根须分散开。
在桌上还摆着20多捆椴树皮,每一捆桦树皮包裹着一株野山参。
王桂林拿起一卷椴树皮,解开红绳,卷开,一株人参躺在新鲜的泥土上。这株人参品相一般,芦细长曲折,没有参须,只留下光秃的主根。
王桂林跟人参打了二十多年交道,鉴定过很多人参,从每一株人参的形状,纹理,和皮色就能推测出人参的生长和经历,王桂林小心地将一根参须放直,说道,“每一支老参都有故事。比如,像这支人参,它的成长可以用命运外舛来形容。你们看它的芦头,细长曲折,就知道这是一支经历了沧桑岁月的老参。”
“它的艼须不多,说明它出生的土地条件不好。”
“到晚年后,原先不多的须条,或退化,或烂损,只留下了躯干,这支人参还休眠了多年,在某一个春天,再资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曲折求生。”
......
20分钟后,经过专业的检测。
这株百年老参的检测报告出来了。
黄色证书。
证书编号,232634347。
鲜野山参等级。
芦,二等。
艼,二等。
体,一等。
纹,一等。
须,二等。
参龄,127年。
这是一株百年老参。参龄达到了127年,但是,品相太差。不过,这是一株百年老参,这就足够弥足珍贵的。
......
第四株野山参,检测报告出来了。
黄色证书。
证书编号,2354372。
芦,一等。
......
参龄16年。
王桂林告诉周文,这株野山参价格可以卖到1万8。每一株野山参都是集天地灵气,孕育天地精华。
第五株野山参。
检测报告。
......
第11株野山参。
解开红线,摊开桦树皮,桦树皮上面铺着一层新鲜苔藓,新鲜苔藓上铺着一层新鲜泥土,新鲜泥土上躺着一株人参。
人参芦碗粗大,芦头弯曲盘旋,粗细不均,基部是圆芦,中部是堆花芦,排满了呈枣核状,密集的大艼,人参主根分叉,两腿八字分开成元宝体,有多根主须,主须很长,飘逸,就像王曦之的行书。
“嘶。”王桂林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孙悦,戴丛军从没见过这种等级的野山参,这时可以大饱眼福了。
“除了人民大会堂吉林展厅的那株参王,以及创下人参拍卖纪录,参龄达325年的参王,这就是国内第三株参王。我亲自鉴定了这株参王,有幸。”王桂林说道。
在检测一室出现一株参王轰动了检测中心。
检测二室,主任汪树林正在检测一根园参的农药残留。
一名检测人员推门走了进来,“主任,我刚在大厅,现在大厅都轰动了,检测一室出现一支参王。”
闻言,汪树林把园参切片从检测仪器里移出来,关掉仪器,脱下手套,放在桌上,说道,“走,我们见识一下。参王,不算古代,中国建国后,才出现两支。”
检测中心的高主任正在陪同莅临中心调研的吉林省农委三名领导。
站在一台仪器前,高主任向农委的柳副主任介绍了这台仪器,“这台仪器叫做荧光分析仪,它可以检测电气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以及原材料中可能含有铅,镉,汞,六价铬,多溴二苯醚,多溴联苯六种有害物质。”
这时,一名工作人员找到高主任,对他说道,“高主任,检测一室出现一株参王。”
“这株人参真漂亮,整体人参很飘逸,根须就如行书屈曲多姿,人参主根分叉像两只很胖,圆润的婴儿的腿,极具神韵。”
“是啊!光看这神韵,跟我种的园参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一个中年的男子,手里拿着一个样品袋,样品袋里装着一根园参,这株园参肥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