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妈吃过早点,就风风火火地纠集一帮子侍女去上任她的蜀宣部部长职务了。
大伯郑国明也激动得脸颊发抖,好歹也是ZZJ\委\员——不,内阁阁老了不是?因此,也跑去看他担任宗正该负责的工作去了。
郑爸郑国德毕竟是当处长出身,因此,还比较沉得住气。
第一次内阁会议,隔天就在郑国德的主持下召开了。
会议的主题就二个:怎么种出足够粮食,怎么扩大领土?
明末这个乱啊,西南尤甚。
到最后鞑清兵剿四I川,杀得人头滚滚,最后,全四I川按万历时期统计要缴纳赋税的共三百多万人,实际超过八百万人口,到一六六零年代,只有八万人(一说是五十万),可见动荡之剧烈,鞑清屠杀之惨烈。
能早点照顾好川民,往近了说,不仅保留了民族元气,直接增强全国国力,往远了说,对于银河霸主银汉民族的生成有重大意义。
因此,早日攻下全部嘉州就拿上了议题。
此时,张献忠四十万,号称六十万大军,就散布在北至保宁府(即广I元市)—刘进忠,东南至重庆府的广大州县。
当然,其主力已经逐渐调回重庆府,毕竟重庆府此时已经是四I川第二大的府城了。
张献忠留了10营老营和10营新营,由白文选驻守潼川府(遂I宁市)以防天府之兵。
一共6万多,其中一半是悍匪。
此时与其硬刚,对于此时尚孱弱的天府官兵,未必是件好事。
因此,南下,取嘉州(乐I山市)全境,再伺机东图叙州府(宜I宾),则是稳全之策。
郑泷此时武功盖世,自然不可能就呆在家中闲坐,让父亲郑国德负责内阁,他动用一半成都之兵,带着三十六将中的一半,开始乘船南下,去南天门。
这超过一万人的部队,自然旌旗招展,人山人海,全成都百姓,在街道两旁敲锣打鼓地欢送所谓的天兵天将。此刻,因为十几日的秋毫无犯,蓉京百姓都开始认可这伙子看就不似明人的生化人,认他们做子弟兵了。
郑泷在路途上,郑国德忙得脚不沾地,设置了政务院下属的农业部,不是六部与宣传部这等需要蜀王才能批准建立的大部,而是主官为从二品的小部,但半属于户部,半直属于政务院。
任命了农业部长,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始准备秋收与种植冬小麦。
已经快农历九月,因此,农户家家户户盼着天放晴,有好天气好收割秋粮,再打谷子。
郑国德听了郑泷的话,决定从郑泷那里拿麦子种冬小麦,然后明年再种晚秋粮。这样,一年两季,至少全四I川粮食上就不会再吃紧了。当然,因为运输的艰难,川边地带依然不能享受到丰收后的稻米和小麦。但大部分人不仅能吃饱,而且能吃好,在这明末,就已经是神迹了。
郑泷带着吨麦2017一吨,交付时空成本,然后排出小型登陆舰搭载几个生化人,到淮北鲁南购买了此时麦种,交付时空成本,由生化智脑助手小倩进行育种和基因编织,虽说转基因粮食副作用太大,在37世纪也是如此,可现在人均粮食远远低于温饱,吃都吃不饱饭,就甭讲究这些了。
反正,自然育种时间特别长,此时展开,要成功尚需数年乃至十年苦工,现在这种一季一换的种子,先凑合着生产呗。
小麦开始种下,郑泷大军一路南下。
从蓉京到嘉州,沿途走水路时间漫长,也最是休闲不过,顺岷江而下,宽阔的水面乌篷点点,一艘小船少则装4,5人,多则20,30人,因此,舟船过了新津、彭山、眉州、青神,直达目的地嘉州城。
嘉州城对面,就是“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的嘉州大佛。
嘉州大佛已经没有金顶华盖,山上葱翠一片,更显得光滑的大佛雄峻伟岸。
雄伟的南天门就在江边,南天门足有一丈五宽,足以容纳二十人同时进出。
到了嘉州。
军队休息了大约三日,然后,带着三千南天门守军,一共一万生化人,开始南下。
虽然乘船很是舒适,可出了南天门,江贼密布,大团江贼旌旗招展,呼啸成群,在江面上,生化人的英勇等于无用,仅有弓箭手有杀伤力,可也没带许多,毕竟,主要的弓箭手军队还必须留在龙泉门防范张献忠的军队。
于是,大家就上土路。
好在这些天,天空晴朗,于是,大路上灰尘扬起,一只铠甲鲜亮的军队就行军着。
杨展作为叙州人,又是叙州参将,于是做了先锋。
他手下,除了十几个家丁是他自己人,其余都是生化人。
对于生化人,杨展是啧啧称奇。
在以前,他可没有见过如此这般令行禁止的军队。
你不叫他们停,他们甚至可以朝墙壁撞上去,你叫他们停,就是大火烧过来,他们也不走。
当然,除开军队里他们如此呆板,其余时间还很自然,象正常人,不然,杨展会怀疑他们都是郑泷洒豆成兵变出来的,甚至就是纸人。
天府之主是未来的天子,在杨展看来已经是无庸置疑的了,不然,老天会那么照顾他,直接降下雄伟得不似凡间造物的天府堡和天府长城吗?
天府堡外城墙高三十米!数遍天下,连北京城墙才高12-14米,几曾见过高三十米的城墙?当然,南京有一段城墙达到三十米高,可也不是全部啊!而且,那么笔直得就跟拿墨斗挂着,直接修的一样,就太令人惊奇了。
而且,全部是几十万斤的巨石,不是天上的力士,怎么可能修出如此雄伟的城堡?
就是所谓的天府长城,也是通高7米,远胜长城了!
杨展妻与其子璟新住在叙州,杨展在成都这边又没有小妾,于是,也常进青色小楼,他往常听到的,都是风花雪月,对明末的滔天巨浪,青色小楼妹纸们很少有了解的。可自从天降天府堡和国王郑泷,连青色小楼的妹纸都开始说这是老天爷的二太子,下凡来救咱们的。杨展也暗中咂舌郑泷在百姓中的威望,估计,就算明太祖复生,也没有在御民心中的这等威望。
不知道这是每日必定进行的意识引导与羊群效应的共同作用,杨展也定下心开始做事。
杨展这些明人土著统治阶层自然奇怪民心变得如此之快,好似眨眼间,天府长城以内的人就似乎忘掉了明王朝。
郑泷还恨改变太慢,一天1000人才是稳的,有些已经改变想法的,绯羽又检测不出,还得重复派出。要把这数百万人的记忆都引导完毕,非得有十几年的持续不断努力不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