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八月。
这一年的秋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处暑刚过,天气便像一个赌气女孩的脸,立马凉了几分。
但宁小海的心更凉。
午后,江南小镇霍家山如往日般热闹,赶山回来的老乡把各种野味、果子从街头摆到街尾。
满大街的欢声笑语中,一个目光呆滞、头发凌乱的青年在人群的裹挟中,特别扎眼。
他便是昔日的“小镇天才”宁小海,刚刚从同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但,此刻的宁小海,浑身上下的细胞都注满了迷茫。
原本今天是他到新单位报到的日子,当他把报到证递进县建材局门卫室,五分钟后从里面杀出两个气势汹汹的保安,一左一右直接把宁小海挟持进去。
宁小海整个人懵了。
自己在同济大学人送外号“大山才子”,现在却被两个壮汉老鹰捉小鸡一样给抓着走。
真是秀才遇到兵。
一会,到了一间挂有“保安科”门牌的办公室,墙边有一条木凳,宁小海被丢到凳子上,一抬头,对面墙上恍惚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八个大字。
一个更壮的保安走进来,两个年轻保安同时肃立,一人伸手指向宁小海,“陈队,就是这小子!”
陈队长扬了扬手里的纸片,声色俱厉地喝道,“胆子不小,竟敢冒充大学生!”
宁小海的懵逼稍缓些,整了整被保安扯乱的衣服,昂起头来傲娇地答道,“队长,人不可貌相,我就是同济大学毕业的宁小海,今天来报到”。
下面的情节应该是陈队长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点头哈腰把报到证还给宁小海,恭恭敬敬把他迎进局长办公室。
因为同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建材局两三年便可升迁,区区保安队长肯定得罪不起。
可惜宁小海想象的情节并没有发生。
陈队长冷笑一声,啪地一下把报到证摔到宁小海脸上,嘲讽道,“就你?告诉你,宁公子昨天已经来上班,你这假报到证是哪里来的?”
宁小海又懵了,抓着报到证张口结舌,“这、这是县里发的啊!”
“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陈队长拉开办公室抽屉,抽出一张纸片,举起来,“看,这才是宁小海的报到证,你个冒牌货!”
宁小海目光一扫,跟自己一模一样的报到证,名字也是宁小海,毕业学校同济大学,就业单位江东市宁县建材局。
陈队长迅速把手里的报到证塞回抽屉,继续审问眼前的“宁小海”。
宁小海停顿两秒,大脑高速飞转,正常的报到证应该放就业科存档,怎么会在保安科?
事出突然必有妖。
环视眼前虎视眈眈的三个壮汉,宁小海知道今天这事不妙,马上收好自己的报到证,客客气气地问道,“队长,能不能让我见见就业科的科长?”
“不行”,陈队长的回答比钉子还硬。
宁小海退而求其次,“那我见见昨天报到的宁小海总行吧?”
“不行”,似乎陈队长的耐心快被消磨殆尽,冷冷说道,“现在的问题是要不要把你送进派出所?你没有资格见领导!”
宁小海被激怒了,索性把事情闹大,“好,那把我送派出所吧!”
陈队长看他态度大变,一愣,随后伸手拍了拍宁小海的肩膀,“小伙子,你还年轻,别惹事,就饶了你这次,赶紧走!”
接着他跟着补上一句,“宁小海是县工业局局长的公子,你惹不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