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微圣人带着李修远走在太一观中。
边走边告诉李修远:“本门传承自道家一脉。老夫年少时,曾求学于南华圣人,学成后,开始周游列国,年迈后隐居于此山。传道无论贵贱,但凡求道者,皆可传之,因此我道家弟子甚众,我门下弟子三百,有所成者,不过四十九。”
两人行至传经楼,进楼后,可以看见两侧书架上整整齐齐排列着各种书籍,往楼上看去有不少古籍,竹简,楼内不少人在抱书苦读,看见玄微圣人,纷纷起身行礼,圣人一一回礼后,带着李修远来到二楼,楼中间挂着一副老者画像,玄微圣人郑重的叩首上香,“这是我道家祖师,太上圣人。”李修远忙跟着叩首上香。
玄微圣人带着李修远继续走着,来到了正殿。
“我道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除了我门本经《道德》,《诗》《书》《易》《历》《礼》《乐》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此楼中藏书,你可以尽学之。
经学之外亦有、礼乐、技击、御气、符文、术数,合称六艺。
每日传授一艺,六日后会有一日问答,一日自省。八日一循。你若想出师,必须六艺合格才行。这是清玄,其他问题你可以问他。下去吧。”
清玄小道士来到李修远面前,李修远急忙见礼:“师兄好“
清玄连忙摆摆手:“不敢不敢,我只是仆役,当不得师兄。我交不起束修,又没人投奔,幸得圣人开恩,在观内打杂,以求温饱。走吧,我带你去认认路。”
李修远跟着清玄熟悉环境,没走几步李修远按耐不住问着清玄。“束修,什么束修,拜师不是磕头就行了?”
清玄:“这是哪儿的话?虽然道门人人可学习,但是这天下间拜师学艺,哪有不交束修的道理。”
“不过公子您倒是不用担心。赵王后来的时候已经交足了束修了。您的住舍王后也提前安排好了,本来是为您看病准备的,现在倒也方便。”
两人来到一座山峰,透过围墙,看见技击馆上空灵气四溢,里面喊杀声传来,听的人热血沸腾。“这便是技击观馆所在,太一山有九峰,圣人独居一峰,经学、礼乐、技击、御气、符文、术数各占一峰,还有传经楼一峰,以及接待友人散客的远来峰。”
走完各峰,天色已经不早,清玄带着李修远下山,山下有座小镇,镇内市场、酒馆、客栈,应有尽有,好不热闹,清玄带着李修远东逛西逛,终于买齐了生活用品。
路过酒楼时,闻着里面飘出来的烤鸡香味,李修远的肚子咕噜噜直叫唤,便大手一挥,邀请清玄吃顿好的。
清玄推脱说山上有伙房,但是被偷偷咽下的口水暴露了。
二人吃了个肚儿圆,才拎着东西上了山,到了李修远的小院,清玄帮李修远打了水,收拾好床铺,走到门外,嘱咐道:“明日是圣人讲经学,你可记得啊,不要走错。”
次日一早,李修远换好衣服,在伙房买了早点,便随着人流来到了经学院,山峰上已经有不少人在石头或在树下的蒲团坐好,李修远找了个稍稍远一点的地方坐好。不一会,圣人来到山顶传道亭,周围弟子们起身行礼,圣人回礼后开始讲课。
只见圣人挥挥衣袖,亭前云雾弥漫,白雾与阳光交相辉映,一座大陆浮现在眼前。“今日,讲史。自盘古开天,三皇定国,五帝开疆,历经华夏,殷商,乃至我大周。“随着圣人话语权,雾气幻化为草木山川,人物画像,栩栩如生。
“泱泱中华,悠悠万载,
诸圣先贤,披荆斩棘。
伏羲画八卦,始知有灵气。
轩辕传内经,开窍通经脉,
仓颉造符箓,一气令方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