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自是免不了一番热闹的景象。
今晚的街道比前两日来的时候更加的热闹,大街上灯红柳绿,叫卖声此起彼伏。
川流不息的人群,伴随着几声高亢嘹亮的歌声,正式的拉开了中秋节日的序幕。
李想一行人自是不会放过这么一个游完的好时机,纷纷走上街道,只是一个不留意,让苏大强找到了个机会,二人偷摸的去过二人世界去了。
一路上,李想成为众人瞩目以及羡慕的对象。
携带三美走在大街上,成为令人注目的焦点,当然还有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语,在这个大好的日子里,李想也就权当他们在放屁。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并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除此之外,自是少不了一些娱乐的项目,像是猜灯谜,逛庙会,都已经是成为了节日的标配。
在这种时节,吟诗作对,也颇有一番韵味,而在这一天文人们的灵感似乎也更能迸发出来。
在这一天,无数名词佳句被广为流传。
此时,省城最大的园林已被各大诗会包场,为的就是在此一较高下。
若想入得其中,需手持邀请函放得入内。
为此,得到中秋诗会邀请的人,便成为了众多士子中耀眼的存在。
灯火通明,新林的门前未得邀请函的人翘首以盼,期待着有相熟的才子,能够将他们邀请入内。
而林间,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才子佳人们纷纷挥毫泼墨,毫不吝啬自己的才华。
这可是一个出名的好机会,一首诗词便可能流传千古,留下一段盛世佳话,这是任何读书人都不可能抵挡得了的诱惑。
当然,每当林间有佳作出现,便会有一张纸条递出门外,让在外等候的人一同品鉴。
而这个等待,也成为了许多人翘首以盼的节日。
甚至,有歌姬舞者专门再次等候,想要一曲成名。
不过,她们的机会微乎其微,真正的佳作,他们早已经许给那些著名的淸倌儿。
在这其中的道道,还真不足为外人道也。
新林周围人声鼎沸,人们最喜欢凑热闹了,不多时,小商小贩们也在此聚集,俨然成为了庙会的中心位置。
“小姐,我们该出发了。”
“再等等。”
“不能再等了,官家发话了,这是您扬名的时刻,千万不能有任何的纰漏。”
在天上人间,林妙依双目无神的翻看着手中的两张纸,不时的看看天空中高悬的明月,神情中带着一股说不出的落寞。
“晴儿,你说,那位公子会不会来”
林妙依并没有起身,依旧望着手中的那张纸片,纸上写的正是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
身为林妙依的贴身丫鬟,晴儿自是知道小姐说的乃是何人,也知道若是不回答小姐的问题,今天是不可能出门的。
饶是她已经心急如焚,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小姐的问题:“小姐,李公子乃是临安城人士,在这个团圆的日子,怕是不能来这里的。
而且,就算是来了,怕也是没得邀请函的。”
林妙依轻轻点头,终是起身,准备前往新城。
身处风月场,终是避免不了这一切,即便是心中有再多的想法,再多的才华,也不过是他人手中的筹码。
这诗会,让她去,她不得不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嘟囔着,林妙依终于更衣出门,一旁的丫鬟紧紧跟随,生怕跟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