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并非我想象中的那般俊美,见到他时,当时我脑海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他老了。长年的四处征战,刀光雪剑下,日日的饮血生活,使得他皮肤苍老,但眼中却是长年战事磨砺而出的精光,一身气势不怒而威,让人不由自主的想伏下膜拜。
武昭二十二年一月十六日,齐王炎裔凯旋归来,领二十万兵马驻扎帝都城外。次日,齐王带五千铁骑入帝都。当日我早早就站在朱雀城楼上等待。
正午十分,随着城头号角声低沉肃远响起,雄伟的城门被缓缓开启。我站在高高的城楼上远望,只见一面大大的赤红滚金边帅旗,猎猎飘扬于风中,上面用金线银勾铁划出一个鲜明的“齐”字,那是主帅的象征。
铁骑分九列而行,个个铁甲黑盔,阵容齐整,步伐划一。为首一员大将重甲佩剑,端坐在一匹通身雪白披甲的战马之上,头盔上一簇白缨雪亮,身后墨黑金边战袍迎风飞扬,凛然威严。
由于远距离的关系,我看不清每个人的相貌,但我知道那人就是父王。随着他们一步一步临近,我心情越来越激动,这是我这一世的父亲,是除了炎溆之外,最亲最亲的人。
接近城门的时候,他抬头看了我一眼,那脸上没有惊喜,没有激动,只是淡笑,但我已知足,对他这般于沙场厮杀十几年的人来说,早已将一切生死看淡,喜怒不形于色。这一笑,我知道包涵的,是深厚的父爱,我眼里噙了泪。
铁骑依旧严肃的在前行,穿过朱雀门,踏上城内铺路的红毡,朱雀大道上,羽林军侍立两侧,甲胄鲜明,城内两侧百姓如潮,高声呼喝跪拜。
五千铁骑气势凛冽,湛黑铁甲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烁着熠熠寒光,这是我朝从万里之外喋血归来的将士,他们用敌人的鲜血洗亮了自己的战袍,他们是英雄,他们将通往红毡的另一头——内城门承天门。那里太子率领文武百官,正迎接他们凯旋,接着是犒赏,觐见……而我是不能去那里的,所以我从城楼上下来,便回了府。
入夜时分,武昭帝在麟德殿设宴。齐王坐在武昭帝右手下侧第一位,接受着众人的敬仰,风光无限,生生将太子的风头压倒。
我隐在女眷中吃了几口菜,不喜那气氛,便出了麟德殿在御花园闲逛。今晚月光皎洁,我抱膝坐在假山上,望月思念,祝福我在二十一世纪的亲人、朋友一切安好。
“怎么爬这么高?”正当我对月祈祷时,耳边突然传来一声询问,我转头看到萧承正站在假山下,“看月亮呀!”我回答道。
“上面冷,下来。”他伸出手来接我,我嗯了一声,搭着他的手走了两三步,然后一跃而下。
我被萧承接了满怀,他皱眉道:“以后不准这么跳。”
“你其实可以……不用接住我的,才这么点高,我能自己跳下来的。”我说道,我刚刚真没想那么多,只觉得跳下去方便,便跳了。
“那也不行,万一磕伤了怎么办?”萧承一面说着,一面将大氅披在我身上,系好带子,原来他是来给我送大氅的,我看着他应声道,“好,那我以后不乱跳了。”
萧承脸上隐隐有笑意,握住我的手道,“我带你去个地方。”他的掌心温热,我回握住他的手道好,然后由他牵着出了宫门,两人同坐一匹马,一路疾驰到帝都城外。
到达目的地后,我看着眼前的一座座的山峦,蹙眉道:“黑灯瞎火的来山边干嘛?”
他抬眼看了看月亮道,“崇儿,今晚有月亮。”我听了,呵呵笑出声来,萧承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逗了。
他又道,“这里是栖霞山。”
我嗯了一声,转头问道,“你不会是……想带我上山赏月吧?”看他点点头,我叹道,“可是很高哎!”
“没关系,我带你上去。”他看着我应声,说完,一把将我抱住,施展轻功,飞檐走壁而上。原来他的轻功也这般好,饶是如此,从山脚到山顶,我们也行了大半个时辰。
山顶积雪未化,缠绵的山峰覆在皑皑白雪之下,看不见树,看不见草,好似满世界只剩下这一片晶莹。我兴奋地挣脱开萧承,欢呼地跑在冰天雪地里,对着远山激动的呼喊。
不知过了多久,觉得累了,我扭头寻找萧承,发现他正坐在一旁的雪地上,含笑看着我,眸子如星星般明亮,我笑着跑过去对他道,“啊承,这里好漂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