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温、徐知诰等人还没走出一百里,忽然后面有一斥候,骑着快马喊道:“徐将军等一下、”
闻言,徐温急忙停了下来,道:“不知有何事?”
只听那斥候道:“启禀徐将军,皇上有旨,即刻恢复徐将军大将军一职,并且陛下有令,让徐大将军早日平定叛乱。钦此。”
闻言,徐温一愣,但还是跪拜到:“臣徐温接着。”
看着那斥候远去的背影,徐温淡淡的笑道:“看来咱们是不用回京了。”
罢,徐温繁盛下马,向着来时的方向而去。
很快的,徐温就到了军营,或许是刚刚打了败仗的关系,士气十分低落。
徐温先是鼓舞了一番士气,然后这才打算重新去追击黄柏当等人。
而在此期间,黄柏当帅军东征西战,接连打下三座县城。
朝廷震动。
杨渥一连发了三道圣旨让徐温出兵平叛。
徐温这才不慌不忙的出兵。
虽然黄柏当打其他人很厉害,但遇到徐温就只有认四份儿。
接连打了几场仗,不仅没有取胜,反而是把刚刚抢来的还没做热乎的三座县城给丢了。
杨渥接到前线送来的捷报,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不过杨渥也再也不敢有真钱换将的念头。
随着徐温在军中威望越来越高,杨渥也有些忌惮。
日落黄昏,徐知诰看着正在清理战场的士兵,不由的问道:“父帅,这一仗原本能将黄柏当生擒活捉,您为何在关键的时候突然下令收兵?”
闻言,徐温深深的叹了口气,然后很是认真的盯着徐知诰,道:“如今陛下阴我在军中威望太高,很是忌惮,一心想要收回为父的兵权,上一次让程鹏代替我的大将军,便是如此。这一次虽然没有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但为父料定,一旦为父将黄柏当生擒,押解回京,陛下一定会趁机收回为父的兵权。上一次打败朱温,为父回京当了一个兵部尚书,这一次恐怕等着的只有人头落地,毕竟只有为父死了,陛下才能真正的放心。”
到这,徐温眼睛忽然变得深邃,道:“只有这黄柏当活着,为父才有理由掌握兵权。”
到这,徐温看着徐知诰,认真的道:“并不是为父舍不得这兵权,只是只有手握兵权,才能保住为父,保住徐家的根基。诰儿,你要记住,有些平叛是决计不能平的。”
闻言,徐知诰深深的施了一礼,道:“多谢父亲教诲。”
听罢,徐温很是满意的点零头,然后从自己的袖子里面取出了一份早已经写好的奏折,递给徐知诰,道:“你即可派人把这份奏折八百里快报发到京城。”
徐知诰应了一声,接过了奏折。
很快的,杨渥便接到了奏折,看着奏折,不禁皱起了眉头,道:“这徐温总是送来捷报,但为何迟迟不见送来黄柏当的人头?”
闻言,王少甫道:“陛下,那黄柏当很是狡猾,见情况部队便会逃跑,相信用不了多久,徐将军便会送来黄柏当的人头。”
杨渥点零头,道:“算了,只要没有反贼来烦朕就行了。”
罢,杨渥便继续享乐去了。
而这也整合王少甫的心意。
整个吴国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是波涛汹涌。
而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杨渥对于这些却浑然味觉。
话分两头,就在大吴处在一种极其微妙状态的同时,石玉、朱猛等人终于是一路平安的回到了山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