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杰成立了公司后,马上在“镜报”,“华商周报”,“Nes”,“布里斯班热销物业”(BrisbneHtPrperties),“快递邮报”(CrierMil),“黄金海岸新闻报”,“昆州商务评论”,“南十字星报”等中英文报纸上,招聘房地产销售人员RelEstteAgents。
他相信,只要广而告知,就能网罗房地产人才,并通过他们,收购到众多的二手房源。
他的雄心壮志能否顺利实现?
李成明,武江人,一个八十年代末,因为某次著名的事件,而逃到澳洲来的原来中山大学在校生。
他与几个同学,来到澳洲时身无分文,飞机票也是香港的民间组织赞助的,除了一个跨肩旅行袋,什么都没有。
语言方面,除了几句LngLiveChirnM外,其他的口语,连同学间都听不懂!
为了生存,只能到台湾老板的餐厅中洗盘子,因为只有他们,语言才能交流,但那些老板比香港人更讴,当时的时薪只有三刀,幸亏他们是以政治难民的身份入境的,政府的救济让他们不用露宿街头。
而由于他上的大学在羊城,也懂得听粤语。所以,他同时打几份工。
为什么他不在同一家餐厅中打一份长工?
因为老板为了逃税Tx和缴纳养老金。
政府规定,凡每月收入超过450刀的人,雇主要为其徼纳工资的百分之九的,即40.5刀!这可是相当于他们当时,做十三个半小时工作的工资了!
因此,小老板们就用请多个人,每个人的工资,一个月仅仅达到440刀的界限,借此逃避向政府,交那笔他们认为的“冤枉钱”。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错!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规避方法。
李成明能够在八十年代考上大学,比以扩招的人,要真材实料得多。
在适应了环境后,努力地学英语,起早贪黑地工作。通过五年的打拼,终于三子齐全:房子,车子,妻子。
为了能做各种工作,他也和别人一样,考了一大堆的证件:驾驶证、电工证、装修证、厨师证、烧焊证、木工证、急救证、金融销售资格证和房地产销售证。
他也曾经用十五万刀买过一间餐厅来经营。
但在这个高福利,高税制国家里,很多行业,你真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
当个小老板,比当工人,要劳心劳力得多!
当一个工人,你准时上班,有活就干,有空就歇,到时就领工资,优哉悠哉,该笑就笑,想叫就叫。
但是,当上老板后,要担心客源,订购原料,教导新人。
对客人要投其所好,对同行要防止恶性竞争,对工人要督促检查,对税务要精心计算。
生意好时,要想好人员搭配,求工人加班,及时调配人手,以免让客人等久了跑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