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年,四月二十日,守城第四十五天。
夜魔国大军在付出巨大代价,撕开瑞城防线之后,终于浩浩荡荡杀到城下。夜魔人在溪城南门外扎下大营,驻下了密密麻麻的重兵。
敌军双方互以狼烟为号,夏魅一见来自母国的援兵终于赶到!顿时心头大喜,决定速度联络对方发动总攻,两方合力夹击拔下这颗钉子之后,或以此据守或是最终退回夜魔再做打算都可以。
于是当日清晨,敌方便打算联手对溪城发动最后的强攻了!
自从舅舅带回李靖战死噩耗的那一刻起,千雪就已经预料到夜魔大军即将杀到,被夏魅那疯婆娘和她的疯老爹两面夹击,这也是迟早的事。面对夜魔大军兵临城下,敌军即将联手展开疯狂强攻,千雪仍然表现的毫不慌乱。即使是眼下这种十分被动的战况,她仗着自己熟悉的这座城池,仍有信心能够再坚守一段时间,等待己方援军到来。
溪城城外,距墙根三十尺外设有护城壕。
而护城壕内有水、水面交错埋插了长短不一的竹刺。护城壕上架设了转关桥,这种桥只有一根梁,梁两端伸出支于壕沿的横木,当敌人行至桥上时,只需拉动机关使横木缩回,桥面便会立刻翻转,令敌人坠入壕内。
前些日子在敌我双方对扔石城互攻的时候,空中落下的大量石块就已经几乎将护城壕填平,里面的机关也遭到击打自然已经失效。
护城壕之后,便是瓮城与拒马带,这些都已被对方以巨大的代价清理干净。眼下敌军已攻至城墙底下,也是攻入城池的最后屏障了!
瓮城失守之后,溪城守军现已全部退至双层城楼的主城,坚守于城墙顶部展开机动战斗。
主城的防备措施如下:延墙两侧有外宽内窄的射击孔,为加强防御特添置了大量临时楼台。每隔一百尺,建有一座突出外侧城墙观察楼。因陡直的城墙虽不利敌军攀爬,但同样也会增加城下形成死角的范围,所以每隔三百尺,又另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两丈、用以消灭城下死角和夹击城下敌军的木楼。同样,每隔一百尺,还竖有一堵两丈高尖木桩连成的横墙,平时开小门供穿行,敌军登城后封闭作为路障。最后每隔千尺,再建一座突出内侧女墙三丈的木楼,以备居高攻击入城之敌。双层城楼下层用近战、上层用于远射,当敌军攻门时,以外墙与城门之间木寨据守,并从城头攻击其侧。当敌军破门入城后,则在内墙与城门间的夹道展开两面夹击,同时仍从城头攻击其侧。
除了上面提到的标准装备之外,城墙上还使用了如悬脾、累答和火擂木等装备。悬脾中藏有士兵,顺着城墙吊放,可从侧面刺杀爬城敌军。累答是以粗麻绳编成的软幕,涂抹泥浆的用于悬挂在墙前充当廉价的盾牌,不涂泥浆的可以点燃后覆盖焚烧攻至城下敌军。而火擂木则是在两轮中间捆扎一束柴草,点燃后可顺城滚下砸烧敌军。此外,还有铁鸱角、叉竿和钩竿。“鸱”是鹞子之意,铁鸱角自然就是铁鹰爪子了,这东西专门用以从城上抛下钩砸敌军。叉竿的效果也是相当残忍,专门用来顺云梯向下推,以横刃切断敌人手足。钩竿可以钩住云梯,使敌军上下不能,眼睁睁被干掉。防夜袭时狼牙拍和檑义夜则大显身手,狼牙拍以铁钩,铁钉置于木版或绳网上,夜间悬于城上,若敌以飞钩夜袭便被钩住扎伤不得攀缘。檑义夜是狼牙拍的近亲,只是其将钩钉置于圆木之上,除了可防夜袭,还可当檑石滚木投下。
在防御战术方面,其除了倡导守中有攻的防御和灵活周密的部署外,更采用以炮对炮的理论。所谓以炮对炮,就是以射程一千五百尺的抛石车打击敌军指挥点和抛石车阵地,射程一千二百尺的,打击敌军工程作业部队阵地,最后以射程九百尺的打击敌军的前线攻城器阵地与设施。同时,为防止遭到反击同时减轻运送石弹的困难,抛石车部分设置在城头,大多数隐藏在城墙内侧,由城头上专人指挥射击。
眼下守方已换用只需二人拉放的最轻型抛石车,石弹也全换为仅一两斤重的,在石块缺乏时甚至以泥弹代替弹药。这种轻型抛石车虽看着简陋,但击中敌人也会致残,若击中要害也能致人于死命!
溪城主城墙根异常厚实,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完全坍塌,多半只会下沉少许。城墙下每隔约六百尺,由内向外挖掘到接近外侧时停止,即形成一道暗门,专门留作突击杀出之用!暗门内侧还备有带风箱的窑灶、柴草和障碍车等,以备敌军发现从中杀入时,可加以烟熏和堵塞通道。在城楼之下和城门洞内外侧都设城门,门洞中部备有辘轳升降的悬门,三道门都设有活动射孔。为防御火攻,除在城楼中预备大量水缸、水盆及长柄麻袋外,还用铁皮包裹城门。
城墙靠内,距五百尺之外设弩台,弩台为方形四周围有夯土墙。其台底开门,守军可通过天井绳梯爬上台顶,台顶架有毡帐,内藏五名弩手及各种军需。并将弩台架设在距城墙五百尺之外,以间隔五百尺设置一圈,形成城墙与弩台、弩台与邻台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网。
与城外的步步设防相比,城内则是一幅畅通景象。
城楼两侧和城角的宽大登城道连接着延墙铺设的环城路,环城路与各要道相连,构成城内四通八达的网路。城内也并非可以长驱直入之地,现早已在环城路之后各处重要路口,修筑了一道道夯土矮墙。矮墙前挖深十几尺,宽两丈的壕沟,内塞柴草。准备一旦敌军攻入城,即引燃柴草形成火墙,并据墙与城墙友军夹击敌军于环城路上。
人员或武器不足时,守军即举旗为号,苍鹰旗帜表示需要敢死队支援,双兔表示需要大队人马支援,狗表示需要补充远射兵器,羽表示需要补充格斗兵器,赤色表示需要火战器材,白色表示需要滚石。
……。
针对如此森严的防御,吴、夜联军首先还是想到利用抛石机、大型弓弩等器械压制守军,先尽量摧毁敌方防御设施。然后再利用弓箭手伴随攻城器械逼近城垣,进行近程火力压制。
此次除使用云梯之外还有与其功能类似的攻城器械吕公车,这种器械高于城墙,集机动性(人力或畜力)、攻击性(内藏弓弩手)、防护性(巨木外披生牛皮)于一身,攻城士卒可以不受干扰的直接登城。另外还大量使用冲车、撞城锤和带有轮子的壕桥等,以缩短打通护城壕的时间。
他们采用了强攻、压制、地道和水淹四等战术予以进攻。通过强行冲撞、焚烧等办法来破坏城门,或遣单兵蜂拥而上攻占城墙、抑或借夜幕派单兵接近城池,而后再对城墙冠军展开强攻。
但守城方始终拼死抵挡,连射带刺、连砸带呛、连烧带浇,一通猛打下来,吴、夜联军损失惨重。不得已改为趁夜幕掩护派单兵接近城池,正打算展开强攻之时,又被守军点燃火炬伸出墙外,以眩目火光封闭城头情况,再次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当吴、联军打算采用临车或土台对城墙进行居高临下的火力压制,以骚扰守军或掩护强攻时。对方却采用了以高制高、城上搭楼的防御法,不但临车达不到,就是堆积土台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守军还在城外侧悬挂累答,城上增设床弩和抛石车,始终将制高点稳抓不放。
吴、夜联军还分兵挖掘通向城墙的地洞,他们计划先以木桩支撑,然后烧毁木桩使城墙塌陷。但在实际操作中,不仅头顶的护城河为挖掘增加一定挖掘难度,当守军观察到城外的异常时,他们便在城墙内侧每隔一段距离埋设一口大瓮监听地下。其后又派出作业组,反向城外进行挖掘,守军每掘进六尺便下降二尺,直挖至墙外。随后又横向掘进至敌军地道侧面,设置风箱和隔板后,突然撞开相隔土层灌入浓烟,通过隔板的活动小孔压制反抗。
所以,吴、夜联军虽然分数处挖掘地道采用火攻,但最终只有两处奏效。且厚实的城墙只是整段下沉,此计并未立刻达到致胜目标。
吴军试图利用东面的安定河,想堵塞河道引水淹城令守城方不攻自溃!却又被守军识破之后派出尖兵骑兵队突袭堤坝,骑兵队与筑坝敌军激战后,毁坝让河水顺势流入吴军大营,差点让他们反陷汪洋。
尽管吴、夜联军采用了多种方法轮番进攻,进攻强度与双方兵力的悬殊也造成守城将士巨大伤亡,但在守方将全部人力化为城墙的顽强抵抗下,联军尽管看似占了绝对优势,但是攻还是远难于守!
因疯狂实施地道战,已经有两处城墙整段下沉,出现险情有些难守了!吴、夜联军趁机将大量士兵与攻城设备迅速转至已经出现险情的位置,他们打算集中力量从这两处撕开缺口,最终突破防守杀进城去!
双方都将人马集中于这段城墙处,攻防打得惨烈无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