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聪虽嘴上应了下来,但心里面还是要将此身交予李鸿星了,以报答李鸿星之恩情。
将李鸿星等人迎入驿站中,待众人落座,又上了茶水后,李鸿星方缓声向李云聪问道:“近期工地情况如何,汝在与吾叙述一番。”
李云聪闻后,则恭声回道:“目前只是将众人居住的营地方建立好,道路修建和兴修水利也才刚刚开始。只是再过几日,就到了春分时节,在春分和清明之际,农户们就要翻垦土地,准备春耕之时了。这样一来,工地上修建之人恐怕就要少了一大半。”
李鸿星一听马上就到春耕之时了,就急切的吩咐道:“春耕之际,乃一年之重,此事万万不可耽误。一会我会让工匠营的人,在抓紧打造一批铁质农具来,免费租与众人使用了。另外咱们的人也要在荒山秃岭间大力栽种树木了。先栽种核桃、板栗、槐树、桃树这四种树木为主了。”
至少李鸿星知道,后世的康县就是个盛产核桃、板栗的地方。此地山多田少,既然不能在田里取食,那么就要向山间取食了。
要知道核桃、板栗也是可以做为粮食来进行食用的,而且核桃、板栗放置的时间也比较长,利于储存。
种植槐树的目的则是为了防备青黄不接之际,槐树花还可以大量食取,用于果腹。即使到了后世,每当槐花绽放之时,菜市场上都有槐花出售,李鸿星也是没少自己亲自勾取槐花来吃。
而种植桃树,一是想应了自己取名的‘桃源堡’了,另外桃子是少量可以像西瓜,香蕉那样,可以大量食用的水果,也是可以当饱添肚的。毕竟在明末乱世时节,最重要的就是吃的,能够填饱肚子的各种吃食了。
坐于一旁的王主薄,听闻李鸿星让人大量种植板栗、核桃、槐树、桃树后,不由的抚掌大赞道:“古时苏秦曾对燕文候言道: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今日大人让人广种果树,再待日后,此地又是一处天府之所,桃源之地呀。”
李鸿星闻其所赞,也是欣然一笑:“此地山多地稀,无奈之下,也只能向山中求食了。只要再缓上五六载,待果树结果之际,此地百姓便无匮食之乏了。此长久之利也,吾到时也可安心了。”众人闻后,也是不住的点头称赞。
随后李鸿星又对着李云聪笑着询问道:“那寺庙一事,可还通传到否?”
李云聪听到此问,连忙笑着朗声回道:“此地周围寺庙僧院都已经通传了,连尼姑庵都没有拉下。并且按你的吩咐,也都给寺院送去了些粮食和香油钱。那些僧众主持听闻大人招其来此赴宴议事,都满口应下了,明日午时,定然准时前来,绝不会误了大人之事的。”
李鸿星听闻那些寺院也都答应下来,明日准时赴宴,不由的连连点头,并且笑着轻声吩咐道:“那就好,明日汝在让人准备几桌好的斋菜了,到时在款待众位大师了。”李云聪闻后连忙点头应下。
众人又聚在一起随意聊了会,李鸿星看看也差不多了,便开口笑着言道:“我等也聊的差不多了,汝有事就先去忙吧,不用相陪了。王先生今日也是一路鞍马劳顿,先生也先下去好生歇息一下了。”
王主薄和李云聪闻后,也是连忙起身站起,先行告退。
待二人离去后,李鸿星又稍微休息了会,喝了杯茶,便站起身来,先吩咐了下左右,便领人往堡外的工匠营行去。
等李鸿星领人来到工匠营时,刘志刚得信后早已在营门口恭候了。李鸿星见状连忙快步上前,来到刘志刚面前,亲切的招呼道:“哈哈哈,志刚兄弟,好些日子未见,真是想煞为兄了。”
刘志刚见状后也是高兴的朗声言道:“哈哈哈,是有好些天未见着李大哥了。听闻此次李大哥前去,又打了个大胜仗,真是可喜可贺呀。”
李鸿星则轻摆了下手,笑着缓声言道:“只是去攻打乡下的一个地主恶霸而已,没有什么可称赞的。另外你这里情况如何?你也给我说道说道。”
刘志刚听到此问,不由的立马兴奋起来,一边招呼着李鸿星往里前行,一边兴奋的朗声言道:“哈哈哈,李大哥,还是你给的方法好。自从我们按照你说的法子炼铁后,不仅出铁的时间短,量也高了不少,更主要的是炼出的铁比以前可强了许多。这几日,陈虎的父亲正在忙着按你说的法子,在河边安装水排,和修建你所说的那个小型石墨炉呢,在过上几日,应该就能够弄好了。”
李鸿星听闻出铁的时间短了,出铁量也高了,最主要是出铁的质量更好了,方才放下心来,不由的连声赞道:“那就好,这下我也就安心了。也多亏了你们呀,要不然,我就是有好的方法也炼不出好铁来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