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先轻叹一声,随后才缓声言道:“吾也不愿以莫须有之罪名处置此人。无论如何,此人也是颇有大才。吾欲将其召入府中,当一幕僚。只要不让其有聚众之力,一条离水之蛟龙,在吾之眼皮底下,怎么也不可能翻起风浪来。这样不仅可使其为国出力,更可免去日后的一场祸事,依汝之见,此策还可行否?”
金正希听闻此言方安下心来,连忙先施了一礼:“恩师如此安排,的确起两全其美之效。想必那人得知能够来恩师府上,定然会欣然前往的,还要恭喜恩师了,到时能得如此大贤相助,定可一展宏图。”
洪承畴听闻后也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大地山峦间也泛上层绿意,嫩绿的垂柳也在春风的轻抚下随风轻舞。
李鸿星正在厅中与丘健、王主薄在商谈议事,但其却显得有些烦躁。
前期李鸿星向官府实行包税,免去此地百姓的一切田赋丁税。近期李鸿星就准备开始施行减租政策了。
中国古代的田租开始施行的是‘分成租制’,后来又慢慢转化成‘定额租制’。而其中地主则收取五到七成的田租,一旦赶上天灾之景,粮食歉收,农民就无力交租,更会沦落到卖儿卖女交租的地步。
李鸿星虽然准备施行减租政策,但其并没有准备,一开始就让众人强制实施此策。攻下原来的石家堡后,不仅缴获了一批物资,更收缴了石家上千亩的良田。
李鸿星就将这上千亩的良田,招收佃户租了出去,田租只收三成,而且还施行的是‘分成租制’。
随后李鸿星又暗示团庄堡,等一些跟其相近的大户们,也将田租调低到四成收取,并且明示会在其他地方给予补偿的。团庄堡等一些大户心中虽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无奈应了下来。
这一下就把整个桃源堡周围的村镇给震惊了,不少人纷纷上门前来租垦土地,更还有不少外逃的佃户前来求租。而李鸿星手下的兵士们更将那些,前来追捕逃农的家丁们给赶了回去。
李鸿星的此次减租行为,好似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一块巨石,顿时使平静的水面泛起阵阵波涛来。
近期不时有些大户、乡绅们前来拜见,劝其此举不利于地方稳定。李鸿星也只是说见民疾苦,此举也只是修养生息而已,并且只是自家实行,并不强制大家一同执行。
那些大户见李鸿星不肯妥协,表面上虽不在规劝了,但暗地里还是有不少大户们,开始四处活动串联了起来。
李鸿星更加气恼这些鼠目寸光的士绅大户们,明知道在此天灾之下,民无所食,最后也只能铤而走险,奋起一搏。
君不见,陕北民乱之地,周遭王大梁祸乱之所,多少大户被抢掠一空,更还要搭上全家老少之性命。君不见,多少的高楼豪宅最后化为一片废墟,再多的家产粮资,最终也只能为他人做了嫁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厦将倾,不奋力求保,还只顾着不断捞取,岂不是自寻死路。
正当李鸿星还在考虑,该如何应对此种情形时,只见张海则兴冲冲的闯了进来,手中还举着一物。
张海快步来到李鸿星近前,兴奋的高声言道:“李大哥,今天我抓住了一个探子,还从其身上搜出一封信来,还请李大哥观瞧了。”言毕,就将手中举着的那封信递了过来。
李鸿星先冲其笑了笑,然后接过信件,撕开信封,取出信瓤,仔细观瞧起来。
这封信准确的来说是一封举报信,揭发李鸿星实际上是边军的逃卒,并且还冒充官军,行那招摇撞骗之举,祸害地方,恳请州府能够早派大军前来围剿,吾等愿在天军来临之时,里应外合,一举将此乱军剿灭。在信封的最底下,还有八九个人的签名和画押指印。
李鸿星对于其身份暴露,倒也没有太意外。毕竟他们在此停留这么多时日,而且还是好几千号人。只要有那有心之人,在肯出些银两,还是很容易打探出李鸿星他们的底细的。
李鸿星看完信后,便随手将此信递于一旁的丘健:“大家都轮流看看此信吧。”
李鸿星随后就对张海问道:“那抓住的探子何在?”
“就在屋外候着呢,要不我给带上来让大家瞧一瞧。”见李鸿星点了点头,张海就兴奋的飞奔而去。
不一会,就见一名身材瘦弱,满脸青紫的中年男子,被五花大绑、推推搡搡的带了上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