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就奇了怪了,这徐家以打铁为生,说破大天,不过是个十级铁匠,怎么看着动静,比起便宜老爹在官位上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都说明朝匠户地位低下,怎么这徐家竟然有如此的声势?就看庄门口停着的马车就能看出来,有些马车比较简单,却也让人觉得十分奢华了,大大的马车箱能赶上半间屋子,外面黄铜裹边,软铁镶木,用的都是实打实的料子,光这一架车制作下来就够盖一间屋子再置办齐家具了,更何况每一架马车都有各种各样的装饰。
这伙计看着李爽等人的表情,又一次自得的说:“老板莫要奇怪,这些个商人最是重面子,这些马车还不是最好的,我随少东家去过几次省城,老东家设宴,招待南来北往、东出西进的大客商,那家伙,那些个马车披金戴银都算是穷的。这里山路崎岖,不好走,所以马车只能用小号的。“
李爽满脑袋黑线又下来了,自己不是没见过大马车,那知府老爷、甚至指挥使大人家的马车都见过,也没见哪家往马车上挂金银的。而且,按这伙计的说法,这些只能算小号,大号的岂不是要拉着两间房子走?果然最富有的还是商人。
李爽等人又往里走,走到庄子里,那伙计把他们引到了一片整整齐齐的房子前,对李爽说道:“请两位老板就在这院中休息,我去报知少东家。”
李爽观察了一下这些建筑,这一排排建筑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很普通的百姓人家,只是在门前挂的灯笼上写着不一样的字,有的是“熟”,有的写着“常”,有的写着“贵”,李爽再看看自己住的地方,门口灯笼一个大大的“未”,心说:是了,每年那么多人来,总有个生疏远近,想来这“未”就是从未谋面的意思了。这徐东家还真是个怪人,搞的这一套颇有点后世农家乐的感觉。
再看了那些别的房子,写着“熟”、“常”两字的地方,大多数门口都是马车,这些个马车比起庄子门口的马车要华贵了许多,却显得没有那么庸俗。而写着“贵”字的院子门口大多数都是栓了马匹,常勇随着李爽的目光看去,附在李爽耳边压低声音说道:“都是战马,上号的战马。”说着伸手指着:“那几匹、还有那边的,那个、那个,都是西北马。对面的.....是蒙古马。”
李爽听了微微皱眉,蒙古马?蒙古马不稀奇,尤其在大明初年,主要的马匹很大一部分便是蒙古马,可是在明末的这个时候,蒙古已经成为了清的附庸,出现蒙古马可以解释为拥有蒙古马的商人,或者是蒙古商人,也可以理解为——这徐非与蒙古部落的军人有联系。
李爽心里打了个突:希望这人不是个大汉奸就好。
与蒙古人做生意也算平常,只是这徐非做的生意却是铁器,而且是各种拥有良好质量和水平的铁器,如果是流向了蒙古部落,天知道这些已经被清征服的蒙古部落,是会奋起反抗野蛮人的暴政还是会调转刀口杀进关内,从历史走向来看,后者肯定更多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