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姬黛早早的起来,去营地近旁的小溪边洗了把脸。初秋时节,天气还不是太凉,不过身处山中,又是小溪之水,舀上一捧,掷与面上,山水独有的清冷和干净的味道,使人精神为之抖擞。
洗漱一番,穿着完毕。
姬黛就在溪边的草地上打起拳来,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习惯,姬黛以前是没有打拳的习惯了,只是平时喜欢练拳,买了无数的练武书籍,在网上也是学了不少,在现实中也是拜有各路师傅。
来到春秋末年,战国初期。自己又是卫国王孙,自古有言,穷文富武。自然是想尽办法,想习得文武之技。可惜,这时的华夏大地上,还没有很好地搏击术,即便是每年都战乱纷纷,但是连基本的军旅健身都没有,有的也只是在贵族圈中,少数人之间流传的先天导引之术。凭借自己以前多年的记忆和练习,倒是可以回忆出几套完整的武术套路。
得之必然心中狂喜,加上身处乱世,每日锻炼,竟然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习惯,每日不练上一练,说不出的不自在。
腾移闪躲,勾踹击打。别看姬黛只有八九岁。但是因为营养好,身材较其他人高大许多。每一次练习,姬黛都是全力以赴,久而久之倒也是效果显著。从开始的一套拳打下来,气血有些不自然,到现在各路拳法打上一遍,也只是身体微微出汗,并没有不适的感觉。
营地中的侍卫们也早早的起来,锻炼功法和配合。此技是由姬黛传给他们让他们学习的。参考的必然是大中华军体拳,思索许久还有什么是比军体拳更适合军队练习的呢。军体拳就是由名师大家,集合讨论编撰的一部以长拳为框架,融汇各路拳法精要的搏击大成之作。
所有侍卫都努力训练,哼哼哈哈的声音不绝于耳。他们刚开被收服的时候还不知道姬黛的厉害,认为姬黛是靠跑路,才赢了比赛,即便随着达木屈服,心中也是多有不甘。不过见识了姬黛的武功之后,心中大为叹服,觉得就是族中力士,若是碰到黛公子,多是不敌,就那个看似绵软无力,发力之后又刚猛无比的太极拳就很难对付。匈奴人比之大周民众,心中崇拜勇士的信念更强,族中长者多是骁勇善战之人。
姬黛走过练习的方阵,喊了一声。所有人都定了起来,击打的拳头尚在攻击的途中,腰部的发力意犹未尽,脚上还跨着攻击的步子。
围着这些侍卫转了一圈,指点了一下练得不到位的地方,说明了练习应该注意的地方。看见侍卫也已身上大汗,说道:“去溪边洗整一番,捕猎造饭,今日有事,不必再练了。”
侍卫们整齐的,回答道:“是!”
洗漱整理,埋锅造饭,收拢营地自不必多说。
单说姬黛和他的侍卫们,骑上大马,脚上套着绑在马鞍上的绳索用以借力,穿梭在这片丘陵山地之中。
五鹿的一块土丘上,马儿低头吃着地上的青草。放眼望去,山水相连,土丘和平原相间。这时达木说道:“公子,我们已经把周围都看了一遍了,并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地方,可以当做我的羊圈。”
“哦,羊圈啊,不必着急。你看这大好河山,我卫国建国六百多年,守得就是这片山河。”嘴上说的是自己看见的山河大地,不过姬黛心中想的倒是大中华的壮丽河山,现在观看古代的山河,不由想起以前,人世已变,不变的可能就是这壮丽的大好河山了,不禁感慨万千。
接着姬黛又开口说:“你不知道,我卫国建国者乃周武王胞弟。建国之初便是众候国伯长,可替周王讨伐各国,安定天下。现如今,卫王室不思变革,诸侯各国纷纷寻求变法图强,如此下去,别说诸侯伯长,就是立国生存都将是一个问题。”
游牧民族没有什么国家的概念,无固定的住所,随水草丰茂而居。达木疑惑道:“卫国比我们游牧大族强大百倍,为何仅守着这片土地,如果你们举族进入草原,我想我们也只能偏居荒漠了。”
姬黛在马上斜了下身子,一拳打在达木手臂上部的位置,笑道:“哈哈哈,达木你…哈哈哈…看来你对大周各国的情况还是不太了解,回了帝丘,你可要加倍学习了。不然,待我登基大宝,有你这样的大臣,我该气死了。”
达木虽是匈奴人,可能年纪尚小,没有什么粗狂的感觉。和大周子民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反倒是颇有理智,一心好学。
“公子说的是,达木理解不了大周的一些东西。”
“理解不了就慢慢理解,这种事情是急不得的,走吧,再去看看。”姬黛说完,自己率先骑马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