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大人即便是掌管帝丘的民政和土地,有着远超别人的经验和见识,但最多也就是守旧,和姬黛这种拥有着远超那个时代的见识和理念比起来,没有什么比较先进的管理方法。
虽然卫国地处中原地带,文化开放的比较早,有大量的人才涌现,比如:现在正在秦国变法的卫鞅就是卫国公孙氏的人,还有通过改革魏国军队体制让魏国变强的吴起等都是卫国的人才。但是,就因为卫国的国力太弱,不能够让这些人才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才会人才外流。
作为卫国的王子殿下,以后的卫国君侯。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太过弱小,想通过改革来使自己的国家变强。而现在唯一能用的就是这些守旧的官员,这也是为什么姬黛会和司徒大人这种官员聊变革的事情,第一,母亲表示司徒大人的政治立场;第二,司徒大人年纪三十左右,正是一个人一生中经历最旺盛的时候,如果说变革,也就这个年龄段的官员最好做。
“不知王子殿下说的手工业到底是什么,王子殿下说话总是语出惊人,一些新鲜的词汇下官也是不甚明了,请王子殿下明示,对于王子殿下的意思恕下官着实不太明白。”奚甫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个也怪不了奚甫,因为姬黛说的确实是一些新鲜的词汇和先进的理念。可能奚甫明白商人,却不一定明白商业;可能奚甫明白匠人或手工业者,但他绝对想不到这些人和商业有什么联系;也许奚甫明白国富民强的道理,但他绝对不明白民富国强的道理。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限制所导致的,不能怪这些为官之人无能。
“司徒大人你听我慢慢说来。”姬黛整理一下自己打衣服,表情也严肃了很多,用一种很舒服的姿势跪坐的在蒲团上,接着说道:“司徒大人对我刚才的言论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对吧。”
奚甫也正襟危坐,想听姬黛的解释,因为他觉得王子殿下这是对自己的第一次考验,刚才和王子殿下聊天的时候被姬黛逼着表了态,虽然自己本身就是太子一脉的人,但是现在自己在王子殿下面前亲自承认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于是,微微点头,请姬黛继续说下去,他确实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我们卫国人才济济,但是却因为国力不昌,大多数人才都去别的国家效力了,而要改变这种形式就不得不提升国力,改变制度,司徒大人觉得呢”
“王子殿下说的对,但是这个和手工业有什么关系,下官能帮什么忙呢。”
“哈哈哈,司徒大人听我慢慢说来。”接着姬黛说道:“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民众则国安,谷多则兵强。而这民政和土地正是司徒大人管理的范畴啊。”
“具体的东西还请王子殿下说的再明白一些,这些说法还是太笼统了,下官不知道该怎么做。”奚甫听了姬黛的言论心中就是一惊,别看王子现在年龄尚小,但在一些治国理念上和很多方面都还是很有建树的。不禁心生敬畏的说道。
“司徒大人也不必太过谦虚,那我就具体谈论一下我的意见。”
“请。”奚甫就说道。
“首先,我的想法和你们不同,我认为国家是一个整体,但这个整体确实由一个个小的部分组成的,那个最小的组成部分就是族群和家庭。”姬黛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喝了一口茶水,让奚甫消化一下这个时代不应该有的思想。
“首先一个国家想富强,那么那个国家的人民必须先富强起来,而人民能不能富强就要看司徒大人的管理了。”
“不敢不敢。”奚甫一惊赶紧说道,这个王子殿下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司徒大人不必这般小心,既然你是我君父之人,那么我们就不是外人,你暂且听我说完再表达自己的意见也不迟。”姬黛摆了摆手阻止了奚甫说话,然后自己说道。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司徒大人可以把帝丘周围的各个工匠村安排在帝丘的都城里面,统一由官家出面管理,利用他们的手工艺加工各种生活用品,这样再以官家出面统一销售,其中利益大人可知。”
当姬黛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作为天天和坊市打交道的官员,奚甫立刻就知道了其中的巨大利润,不过奚甫转念一想问道:“如此多的手工艺人集合到帝丘都城,所生产的东西自然是很多,这么多的东西我们能卖得出去吗?”
“司徒大人多虑啦,我还怕手工艺匠人的生产跟不上我们帝丘都城人民的需求呢。”
“哦,为何?请王子指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