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李啸他们发出的安全信号后,第二批的别动队员们乘着竹筏进入了升龙洞,剩下的一些人就在外面警戒。
“国军鼠辈们,就会偷鸡摸狗。有种再冲过来呀,看爷爷喂你们花生米吃!”从土匪的第二道防线传来了刺耳的叫嚣声。
第二道防线离第一道防线足有近六十米,两道防线之间是一条狭长的直甬道,无遮无拦的,完全暴露在土匪严密的火力控制下。
这对进攻者来说,确实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难怪土匪会如此嚣张。
对此,李啸早有准备,他轻轻喝道:“上掷弹筒,让那帮孙子好好喝一壶!”
身后的别动队员迅速架起三具掷弹筒,采取平射姿态,就等李啸一声令下了。
“三连发,放!”掷弹筒在黑暗中连续喷吐着火焰,剧烈的爆炸声从甬道深处传来,土匪防线被炸平了,连防线边的甬道壁都被炸塌了一大段,一时间,硝烟弥漫,再也没有叫嚣声传出。
“上!”李啸带着队员们趁着硝烟还未完全散尽,猫着腰迅速向前冲刺。
李啸为这次洞穴战斗,可是准备了不少的秘密武器。
除了前面用过的闪光弹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个改装的掷弹筒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洞穴战斗以及清除敌堡等火力点,后世的火箭筒是把利器,这个时代没有,李啸就寻思着用掷弹筒改装一个。
掷弹筒和迫击炮一样,是被动式击发,靠炮弹从炮口自由落体撞击炮筒底部的撞针发射,因此必须有一定的发射角度。
那么只要把击发装置改成主动式的,不就可以平射了吗。
李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张文澜,让小伙子去设计、改装、实验,把这个设想变成现实。
张文澜现在不仅是气象部队的领军人物,更是别动队新型武器研制实验室负责人。
小伙子聪明能干,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提高,对于新武器研制的攻关呕心沥血,兢兢业业。
李啸但凡画个草图,或是简单提个想法,张文澜都会想方设法去实现,对此李啸深感欣慰。
在李啸的指点下,靠着张文澜的不懈努力,别动队拥有了不少神秘的武器。
有用于洞穴战斗的利器,也有用于激烈巷战环境里的神奇装备,还有为适应未来丛林作战条件准备的新式武器。大多是立足于现实的条件,利用现有的武器装备改装而成的。
就像这个平射掷弹筒,就是在原有的掷弹筒上加装了拉发装置,改被动式发射为主动式发射,再装上一个支架,完全可以起到火箭筒的作用,首战更是大发神威。
李啸他们迅速占领了第二道防线,这里东倒西歪地趴着十几个再也无法叫嚣的土匪,有的还被塌落的壁石压在下面。
隐蔽在石堆的防线后,李啸掏出一架折叠式潜望镜,仔仔细细地浏览了一番防线那边的景象。
里面是一个上千平米的洞穴大厅,周围的墙上插着寥寥数根火把,散发出黯淡的光芒。
大厅里四处都是争奇斗妍、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土匪不再猖狂地叫嚣了,他们静静地躲在石丛里,打算给来袭者迎头痛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