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啸带着刘馨予和小尾巴肖琳飞,来到歌尧山下,这里有个歌尧镇,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显得十分热闹。
李啸等人找了家茶馆,进去吃早餐。
茶馆里还真是高朋满座,生意兴隆。人们一边喝着茶,一边高谈阔论,摆起龙门阵,时不时冲个天大的壳子,引来其他人一片善意的哄笑声。
要说茶馆文化,那还真是重庆的一种别样的风情。
抗战时期住在重庆的一位作家,于《星岛旅游》上写到“领略巴黎的风情在咖啡馆,领略重庆的风情在茶馆。写重庆,不可不写茶馆。用盖碗泡茶,泡上一碗,三朋四友,躺在竹椅上谈天,想谈多久就多久。”
那么寥寥几笔,便惟妙惟肖地揭示了重庆茶馆文化的精髓。
重庆人喝茶,取两江水煮之,把色艳、味浓、耐泡的云南下关沱茶沏开,拿精美雅致的盖碗茶杯盛起,不得不说,真是一种巴适的享受。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喝茶,更是通过喝茶喝出了一种茶文化,悟出了喝茶的道行——茶道。
茶道是一种修身养性之道,是中国人的艺术创造,是东方茶文化的瑰宝。它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一种以茶处事的生活技巧。
李肖所处的南方地区,盛行喝功夫茶,泡茶讲究仪式感,遵循着南派乌龙茶最经典的泡法——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汤杯、斟茶、品味。
最后更是演化出了喝功夫茶的九道程序,并冠于好听的名字,并契合相应的典故,这些程序分别是:
白鹤沐浴(洗杯)、乌龙入宫(落茶)、悬壶高冲(冲茶)、春风拂面(刮沫)、关公巡城(倒茶)、韩信点兵(点茶)、鉴尝汤色(看茶)、细闻幽香(闻茶)、品啜甘霖(喝茶)。
还有更加复杂的十八道程序的泡茶法,手法繁复,枝节琐碎,就不一一冗述了。
李肖身处东南沿海一个海内外闻名的海滨城市,这里曾获得过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宜居城市榜首等多项荣誉称号,是一个舒适惬意的美丽城市,用川话说,就是巴适、安逸得很呐。
不过也有人说这里的节奏慢,不适宜创业。
呵呵,创业不是一句口号,它应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适不适宜创业,应该体现在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经济活力指数和人民幸福指数上。
经济基础决定你能过什么样的生活,没有经济实力做支撑,你想安逸,能安逸得起来吗?
李肖居住的这个城市,到处都是公园,看看周末的公园里,那些自带卡式炉、矿泉水和各种精美点心的市民,巴适地烧着水、泡着茶、聊着天,你就会知道,慢不是一种过错,慢其实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可以说,能慢得起来是一种经济实力的综合反映,慢是一种细腻的讲究极致的生活态度,慢是一种有能力、会享受的个人素质,慢是一种爱生活、会生活的生活理念。
李啸现在倒是想慢,可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你敢慢,你能慢得起来吗?
有首著名的闽南语歌曲叫《爱拼才会赢》,是的,我们也会努力拼搏,奋斗之后,小憩之时,我们还懂得享受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