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啸除了通过感知训练课,锻炼和提高学员们在感知方面的能力外,还对学员们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思维训练,以便开拓大家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
他以丰富的事例,介绍了逆向思维、横向思维、质疑思维、发散思维、换轨思维、换位思维、超脱思维、分解思维、推理思维、极限思维、动态思维、想象思维、超前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
比如说,通过精彩的事例,介绍了如何妙用逆向思维:
某天,敌人突然封锁了一座小桥,禁止所有的人通行。
这座桥是这一带连接南北的唯一通道,我方联络员急需过桥,把重要情报尽快递交到上级指挥机关手中。
联络员来到桥边,忽遇这样的突发情况,一时也是无可奈何,焦急万分。
静下心来后,经过仔细的观察,他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守桥的士兵很喜欢打瞌睡,不过每五分钟左右就会醒过来,若是看到桥上有人,便会勒令他掉头回去。
过桥估计要六分钟,显然无法利用敌人打瞌睡的时机,一次性地偷偷通过,怎么办呢?
李啸微笑着环视了教室一周,见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的,便又继续说下去。
联络员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趁守卫开始瞌睡之机,昂首阔步地上了桥,等快要到五分钟了,他突然转身往回走。
“站住,干什么的?”桥边传来了守卫喝斥的话音。
“老总,我是陈家村的百姓,现在要回家去。”联络员谦恭地回答道。
“回去,上峰有令,这座桥被封锁了,所有人一律不许通过!”守卫大声喝道。
“老总,你行行好,我就住在陈家村,你就让我过去吧。”联络员佯装谦卑地央求道。
“滚回去,不然老子开枪了!”守卫大声斥骂着,并传来拉枪栓的声音。
“好好好,老总你息怒,我走还不行吗?”联络员赶忙转过身,仿佛是小心翼翼地退了回去,其实是应守卫的愚蠢要求,大摇大摆地过了桥。
李啸惟妙惟肖地模仿着联络员与守卫的对话,让学员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直听到联络员巧妙地过了桥,大家才如释重负。
李啸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最后总结到:“遇到问题,不要急,要开动你们聪明的脑袋,像联络员那样,急中生智,顺利漂亮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在这个事例中,联络员就是充分利用了逆向思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今后遇到事情,你们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熟练运用一种或几种思维方法,快速解决问题!”
李啸还举过一个例子:
张三和李四要合伙进城做生意,两人约定,深夜在村东头碰面,再一起出发前往城里。
天快蒙蒙亮时,李四突然着急地来到张三家门口,用力地拍着门,一边拍一边喊:“张三媳妇,张三媳妇,开门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