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有人好办事,到了石凌,有了大人物的引荐,方依卿很快便入职汪伪政府的社会局,还分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宿舍。
李啸和方依卿,简单拾掇了一下宿舍房间,便入住了,方依卿睡卧室,李啸只能在小客厅里打地铺将就着。
六月中,南京这个大火炉的天气,愈发地热起来。方依卿在卧室里仅着短裤背心,她紧锁房门,开启了防贼、防盗、防假夫君的模式。
王臣在洪家商行的秘密帮助下,租了一个房子,电台等设备也已运送到位了。
这次军统总部急着派李啸赶赴石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接到了一位高级政治掮客,转交的一本书籍密钥,以及转递的一段话。
这位高级政治掮客,能自如地游走于,重庆和石凌两边的上层政治圈,和双方的多位大人物皆交往甚密。
他私下通知重庆方面,有石凌方面的大人物,欲投靠重庆这边,请重庆方面派人前往石凌接洽,磋商具体事宜。
接洽时间、地点及细节,借用电台,藉由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这本书做密钥,再联络。
通信双方不是利用专门的密码本,来进行电台通信加密,却是共享同一本书籍作为唯一密钥,这是一种既简便又安全的联络方式,适用于派遣的间谍使用。
如果间谍落网,以后只要另换其他书做密钥就行了,完全没必要劳师动众地去更新密码本。
并且这种联络方式,相对也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使用时,就是一组数字对应一个字,只要发出这个字所在页码、行数、字序,收报方对照书籍查找即可,敌对方若是不知道作为密钥的书籍,就很难破解。
但问题是,军统高层有内奸,这样的联络方式应该已被内奸掌握,再用这种方式联络,那就无异于裸奔了。
李啸和方依卿刚安顿好没几日,石凌方面那位想易主侍之的大人物,便用电台,发出了接头时间、地点、接头细节和接头暗语。
时间定在翌日下午,在玄武区客来茶馆碰面。
李啸看着手中的电文,摇了摇头,皱着眉头擦着了一根火柴,把电文点燃,扔进烟灰缸里。
随手拿起咖啡杯,咂了一口,沉思起来,那燃烧的火苗映红了李啸的脸。
翌日,李啸提早半个小时来到现场附近,就觉得周围气氛不对。
茶馆对面,那些个擦皮鞋的、烙煎饼的,以及街上漫步的年轻情侣,都像极是76号的特务,那神态、那眼神、那动作,在李啸这种教授级特务眼里,那还不是原形毕露吗。
李啸直接从茶馆门口走过,连一秒都没有停留。
选在这种地方接头,在敌方知悉的情况下,那还不是自陷绝地,难道那个大人物脑袋真是秀逗了,就这种水平,应该不至于呀?
还是说,对方根本就是来钓鱼的。
当晚,李啸发了个电文,写道“今赴约,见狗多,遂退,再约”。
那个大人物没有立即回话,倒是重庆方面来电催促,要李啸不可畏首畏尾,临事退缩,贻误策反汪伪方面大人物的时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