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朱隽平定了三郡之地,时光已是来到了六月末。
此时天下,北方卢植和张角主力一直在相持,而就因为没有主动出击,卢植被朝中宦官诬陷,称其消极殆战。朝廷召回卢植,派中郎将董卓继任。
南阳黄巾首领张曼成起兵,自称‘神上使’,拥众数万,杀郡守褚贡,屯驻宛城百余日。后任太守秦颉击斩张曼成。黄巾余兵又举赵弘为帅,人众越来越多,达到十几万人。
东郡黄巾首领卜已聚众十数万盘踞苍亭,四处劫掠。
……
朝廷下令,命皇甫嵩部前往进攻卜已,朱隽与秦颉合兵共同征讨赵弘。
分兵之时,皇甫嵩大费唇舌的向朱隽征调来了王猛,虽说朱隽也是很中意这年轻人,但是刚刚欠了皇甫嵩的大人情,这时候吃人家的嘴短,又不好推辞,只能做个顺水人情。
……
王猛跟随皇甫嵩经过数次的艰苦战斗。终于在八月初,与卜已进行了最后的决战。
这一战皇甫嵩大获全胜,并且活捉了卜已,俘虏了七千多黄巾士兵。与其说这些人是‘士兵’其实不如说是流离失所的百姓。
这些俘虏着实让皇甫嵩大感头痛。有心想放,但一来军法不容,被朝廷里的宵小之辈得知,恐生祸端;二来即便是放了,这些人流离失所,无法生存,只能再去投靠黄巾,自己还的费力讨伐。
但是招降更是不行,先不说这些人没什么战斗力只能平添累赘,就是军中粮草也不允许养活这么多人。
皇甫嵩看着帐中众多参将、谋臣都是不发一言,满脸的一筹莫展之色。
“索性就杀了吧。”
“……”
“……”
“尊将军令。”
……
此时的王猛经过众多战役的洗礼磨练,虽不能说已是铁石心肠,但也是见惯了杀戮。可此时见皇甫嵩对这些战俘下达了屠杀令,心中为实不忍。但思来想去也无良策,只能是感叹这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万骨之中历来并非全是敌我双方的士兵,更包括无数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
……
正当皇甫嵩这边高奏凯歌之时,传来了董卓兵败的消息。相持不战的卢植被召回了,主动出击的董卓被打败了,朱隽等人又陷在南阳苦战,正在朝廷一片愁容的时候,皇甫嵩这边完活了。
真是想睡觉了有人送来枕头。那就能者多劳,朝廷一纸诏书,命皇甫嵩火速北上,征讨广宗城中的张角主力。
……
王猛随皇甫嵩马不停蹄的来到广宗,又忙着着手接收此地的官军。此时的王猛已是皇甫嵩的心腹爱将,故此,皇甫嵩便把一些繁琐之事交由他来处理。
因此自到达广宗之日起,王猛就忙的焦头烂额,在官军营中脚不沾地的到处了解情况,重新编制部队。
数日后,也算初见成效,大体工作业已完成。
这一日王猛难得空闲,便想来视察一下自己规制的诸军。走走停停,听着诸参将的汇报,不觉间来到了校场。
此时并无训练,校场之中却围了不少的士兵,更不断的有喝彩、拍掌声传出。
王猛一下来了兴致,在不远处停下脚步,细细观望。原来是军士在比斗箭术,不断有人射中靶心,而每次都会引来一阵的喝彩。
不多时,只见一个少年挤上前来。
“让我来试试!”
只见这少年人,身高八尺,目若朗星,面容刚毅而俊秀,虎腰、阔肩、猿臂,当真是一表人才。
待到拿定了弓却又若有所思的不动了。
众人不耐烦的嚷起来。
“射不射啊,倒是快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