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过去了,一切都在王猛的视线里进行着。
……
两个月过去了,已经是中平二年,因为剿灭黄巾起义的胜利,皇帝下令改元中平,以胜利的那一年纪元,也就是光和七年为中平元年。
……
这一日,外界传来重大消息。
皇甫嵩奏请免除冀州一年赋税,用来赡养饥民,得到了皇帝的准许。百姓作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引得王猛感慨不已,倒不是说老师多么的爱民如子,而是感慨老师这面子。一封奏疏就免了一州的赋税,还是号称天下粮仓的冀州。敢问当今天下还有第二个人敢上这样的奏疏吗?自己要是有这样的威势,那还愁个屁。几道命令一下,所有困难迎刃而解,还能落得美名传颂。
这个消息也更加助长了王猛的底气,天下人看看吧,皇甫嵩的威势何等之强,能从皇帝嘴里生生掏出这么大块肥肉,耀武扬威的十常侍更是连个屁也没放一个。虽然王猛不知为何权倾朝野的十常侍没有驳回老师的奏请,其中肯定有些缘故,但不是自己所能知晓。
可事实摆在面前。作为皇甫嵩的唯一弟子,谁又敢轻易招惹?别说那马远山和东莱太守称兄道弟,就算他们真的拜了把子,那又如何,王猛就不信他会为了那马远山而罢免自己,他又能找到什么理由罢免自己?跟这时候的皇甫嵩叫板可不是好玩的。
……
终于,这日王猛在县衙正翻阅公文,一个衙役来报。
“启禀大人,县里有十几个大族老爷求见大人。”
“哦?都有谁啊?”王猛并没有抬头。
“有马老爷,高老爷,郑老爷……”
“行啦,马老爷是哪个?”
“就是……就是马禄,马远山亲自来啦,此时都在大堂等候。”这名衙役便是王猛培植的自己势力。
“哦,告诉他们,就说本大人,偶感风寒,不便见客,让他们明日再来吧。”
“……诺。”
虽然感到很是惊讶,但是更加佩服起了这年轻的县令大人,感觉自己这次是跟对人了!衙役乐滋滋的去应付那帮老爷们了。
……
竖日,一早。
马远山领着一众人又来到县衙求见,等了许久方见王猛出的内堂。
“劳烦诸位久等了,罪过,罪过。”
王猛边说边走向了主位。
“不知大人身体安否?”马远山直盯着王猛说道。
眼见这马远山乃是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衣着华贵,气度不凡,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气势。
“哦?不知这位老人家是?……”王猛装作不知。
“老夫马禄,马远山是也。”
“哦,原来是马老爷啊,幸会,幸会。”王猛拱手道。
“恩。”马远山随意的一拱手。
王猛见他颇为傲气,内心不由得有些怒气。
“不知马老爷身居何职啊?怎么见了本官也无行礼?”王猛笑呵呵的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