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谢谢啊。”军侯感谢的说了声谢谢,朝那方向一看,这一看不得了,他娘的,老子竟慢了一步,为何?只看那新兵正被几个军侯围着,嘘寒问暖的。
来询问的军侯叫卫勇,卫勇连忙跑过去,拔开人群,大吼道“都他娘的走开,这小子是我的!!”
围着郝昭的有三个军侯,高瘦的叫赵四,矮瘦的叫吴达,另一个强壮的叫谭曲。被这么一吼,赵四不满意了,脸色阴沉的说“我说卫兄,你好歹也在河东书院习过半年书,识得字,应当晓得这先来后到的道理吧。”
吴达和谭曲则没去管他,继续对郝昭嘘寒问暖。“哎呀,四弟,你知道的,老哥我这丁点墨水哪比得上你啊,我弓箭兵这一年来也没个什么有本事的,这小子十箭八中,几位哥哥就行行好吧,把他让给我行不行?”说完对着三个军侯一礼。
“不成不成,我斥候队也需要这样的人才,他绝对是个当斥候的料。”矮瘦的吴达也开口说道,一脸不满。
谭曲是个粗汉子,不懂怎么拉拢,瓮声得说道,“小子,你放心,俺率领的刀盾兵冲锋陷阵,每次打仗俺的刀盾兵功劳都是最多的。”
此时被围在中间的郝昭满脸黑线,虽说被军侯赏识是件好事,但是这样争来争去他反而不好做人了。答应这个势必要得罪其他三个,这军营里也没个熟悉的人,谁会替自己解围。而且郝昭打听了,新兵都是在预备役里的,那些个校尉根本很少来到这里,也就是说,就算足够优秀,也要在这里训练一年,除非很幸运,某天哪个校尉会来军营,看中自己,亲自招去。
“干嘛呢,干嘛呢,都围在这里干嘛呢,不用训练士卒啊。”这时,有几个人走来,走在前面的士兵开口喝道。几个军侯被喝骂后,一脸怒容,转头一看,哟呵,一个小兵也敢训斥自个?卫勇这就不爽了,当即还骂道“你算那根葱,敢训斥大爷?”说完扬拳就要打下。
“那我算那根葱啊?”小兵后面一个将领模样走出来,面带戏谑的问道。
四个军侯看清楚将领模样后,呆若木鸡,半响不敢动,流了一声冷汗,“这,这,太史校尉。。”吴达支支吾吾的说了句话。郝昭眼中精光一闪,太史?传闻太守帐下有两员兄弟大将,一名唤做太史慈,隐隐和陈清齐位,和陈清被称为太守陈湛的左右臂。另一个是太史慈兄长太史恭,虽然加入河东军时间不长,但是太史恭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却不知这位太史校尉是哪位。
“属下见过校尉。”四个军侯哪里敢怠慢,连忙行了个军礼。来的是太史慈,他闲来无事,就把射声部交给军司马,回河东看望老母,倒不是疏忽训练,军司马完全可以代替他,而且洛阳离河东很近,快马不用两日便到。
太史慈挥挥手,“好了,都滚去训练,新兵入哪营自有这里的将军安排,轮到你们屁事。”
“喏。”不敢大意,四个军侯赶紧走开,没被教训打板子就不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