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知道徐光启心中的执念就在于新军——他一直就想打造一支大明的西洋式军队。</p>
所以,李丹的话犹如一个炸雷炸响在徐光启耳边。</p>
徐光启知道李丹在南洋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加上塞外他的地盘又有优良的战马和骑兵,打造出一支新军的确是有可能的。</p>
不过,李丹这边越是兴奋,徐光启似乎越是消沉。</p>
听完李丹的话之后,徐光启沉默良久,望着烛火,一言不吭,只是长长的叹息一声。</p>
李丹吓一跳,他自从今天见到徐光启,还没见过他如此萧瑟的模样。</p>
“徐大人,你这是为何?”</p>
徐光启喝了口茶,慢慢的说起现在朝中之事。</p>
蓟镇之乱已经平息下来,但是像蓟镇一样的边镇比比皆是。蓟镇的兵马为何要兵变,他们已经半年没发粮饷了。当兵的都饿的要卖儿卖女了,怎么能不乱。</p>
朝廷已经调派了新的总兵去蓟镇,可是粮饷问题因为拖延日久,恐怕一时根本解决不了。比如说拖欠半年的军饷能够解决3个月,先把那些作乱的军人哄回去已经算目前的上策了。</p>
现在朝廷没钱,就连正常的军饷已经发不出了。</p>
这样的缺钱的朝廷,又如何谈起新军的建设呢?</p>
对于一直想建设大明一支新军的徐光启来说,现在他的新军梦离他只能越来越远了。</p>
放下茶杯,徐光启接着说道:“现在朝廷没钱,就连袁督师上任要七十万两银子,朝廷也才给三十万两。皇上如此看重辽东尚且如此,其余边镇更是有十万两都不错了,那里有钱建新军呢?</p>
现在新军之事,我是提都不敢提了。”</p>
李丹知道大明末年各种困难,也没想到困难到这种程度,怪不得崇祯皇上老是按起葫芦起了瓢,财政的根基坏了,下面就只会越来越难。</p>
不过李丹知道其实京城内不缺钱,那些达官贵人更是不缺钱,随便那个大臣家里拿出几万两银子都不成问题。</p>
“可惜了,手里有钱,朝廷却没钱。”李丹不禁叹口气说道。</p>
“是啊,可是他不肯拿出来啊。”徐光启也回了一句道,</p>
“你怎么知道皇上有钱?”</p>
李丹差点笑出来,他说的是那些达官贵人,可是徐光启以为李丹说的是皇上,所以他就跟着说了一句。</p>
李丹倒是灵机一动道:“你是说皇上有钱吗?”</p>
“当然,他有内帑啊!”徐光启也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p>
“每次朝中大臣说要皇上从内帑里出些钱,他总是不肯,甚至很是生气!非说朝中大臣不会征税,就是一点也不肯从内帑里拨出一些来解决这些大事。”</p>
李丹一愣,心道原来崇祯如此爱钱啊,同时心里也转过一些念头。</p>
“皇上不肯从内帑拨钱出来,如果有人给内帑送钱,皇上愿意吗?”</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