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因为爷爷的心通而感到惊讶时,爷爷却开口道:“孩子,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反正你听我的那块令牌不要随便拿出来,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幻觉我总觉得你身上好像有什么东西跟着,但是那东西却故意不让我发现,总之一会到东山的时候别和我走散就行,别人问啥你就说不知道。”
爷爷一口气说了一大串,正喘着粗气呢,外面有人拍门问道:“里面有人吗?赵师傅在家吗?”我爷爷答应一声,但是却并没有开门而是撒了个谎道:“等等,我穿衣服呢。”然后颇有玩味的冲着我一笑道:“快点穿,今天可是个大场面。摸金校尉和搬山道人都来了,没想到还是解决不了。”
不管您听没听过摸金校尉和搬山道人,我都随手给您介绍一下。
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中国古代盗墓者的称呼,也是古代军官职称,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那时袁绍将与曹操相争,陈琳奉袁绍之命撰写檄文,文中提及当时魏军的领袖曹操,为了弥补军饷不足,特别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但因檄文具有贬低对手,强化自己正当性的特质,内容是否真与史实相符,甚难考据。
赵门对摸金校尉有着特殊记载
不可与摸金校尉深交,因为他们除了一个人称为“独狼”就是一群人称为“狼团”,当然了这是赵门对他们的称呼,只有赵门人能听得懂。一般的赵门传人遇见摸金校尉下墓都会退避三舍,因为倒斗这一行有一个讲究就是见者有份,为了不让双方尴尬,赵门一般选择退避,因为赵门的苦修是不能拿逝者财务的。最重要的规距就是:所有盗墓者都不要靠近,因为赵门没有风水书,而且如果没有师承的赵门镇灵人或者苦修人修习风水术,则逐出赵门,派所有传人追杀致死。
搬山道人
专指那些以盗墓为业,擅长生克制化之术,行踪隐秘难寻,许多年来很少与外人相通,但他们所做只为求取“丹珠”不为财物。
拜伍子胥为祖师,盖因掘墓都不为钱财(伍子胥掘墓鞭尸的故事:伍子胥之父兄为楚平王所害,他立誓要报仇,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庐攻破楚国的郢都,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赵门对搬山道人也有特殊记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