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海战就这么草草结束了,与其说是海战,不如说是一面倒的杀戮。
何承光找到李道宗,低声道:“要不要先审一下,看看这些人是什么来历。”
李道宗道:“这里地方太拥挤了,审讯不方便吧。”
“没关系,可以把俘虏先集中到一艘俘船上,我们在另外一艘俘船上一个个分开审讯,我们也不需要审讯所有人,问出个大概就可以了,具体的就让情报调查局在临高慢慢审。”
“那行吧,小心点。”
几个小时之后,何承光拿着审讯报告,向李道宗汇报道:“审出来了,他们是十八芝之一的李魁奇的手下,今年七月,明廷招抚郑芝龙,郑芝龙归顺明廷,李魁奇开始也一同归顺明廷。但是郑芝龙归顺之后对自己的老兄弟下手,明廷命郑芝龙援辽,郑芝龙不愿意去,百般推诿。他为了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就开始铲除异己,不但表了忠心还可以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抓到的海盗头目只是个小角色,名叫王三,奉李魁奇的命令出来打劫的。”
李道宗点点头道:“向临高做通报吧,让他们回去再审审,其他的我们就暂时不管了。”
临高这边收到消息,海军为了赶时间决定不用792型侦察渔船,派出037型猎潜艇、44105舰、46106舰,以30节航速快速驶向临运一号锚泊地。经过9个小时的高速航行,海军编队与临运一号汇合,移交了俘虏和船只。临运一号继续向着广州前进。终于在第三天的早上抵达了广州城。
刚刚靠岸就有市舶司的税吏前来收税。广州从唐朝开始就设立市舶司,其后历代都在广州设有市舶司。明初有三大市舶司,分别是宁波的浙江市舶提举司、泉州的福建市舶提举司和广州的广东市舶提举司,永乐年间还有太仓黄渡市舶提举司,交阯市舶提举司。后来太仓、交阯、浙江、福建四个市舶司先后废除,只剩下在广州的广东市舶司。广州市舶司原先收实物税,十抽其二。隆庆开关后改为收税银,按船舶大小收取税银,不但有进口税,还有船税和出口税。在现代国家没有哪个国家有出口税,都是鼓励出口,赚取外汇。大明朝就是牛逼,出口还要交税,以上主要是针对外国商船。
对于本国海商管理则是不同,规定凡出海船只,记籍姓名,官给批引,有货税货,无货税船。船引就是类似于路引,是给海商出海贸易的许可证,船引上记载了限定器械、货物、姓名、年貌、户籍、住址、向往住所、回销限期等等。而且船引是有限额的,每年多少都有规定,不是你想要就能有的。
穿越众自然没有船引,但是没有什么是银子搞不定的,特别是这种底层的小吏,50枚银元砸过去就搞定了。船上也没有载货物,所以只交了船税,船税也是以船阔大小来定,临运一号船阔1丈9尺5寸,交了123两5钱船税。如果再有货物,则还要征收进口税,西洋船分9等,东洋船分4等。以一艘葡萄牙200吨商船为例,葡萄牙人第一次来缴纳1800两税银,以后每次来按三分之一征收,同一吨位的其他国家商船则没有这样的优惠,每艘船征收5400两,而且以后每次前来还是按此征收。
这次考察团的穿越众到广州考察,都进行了乔装打扮,每个人都是明朝人的扮相,说的又都是粤语,表面上粗看不太看的出来。
李道宗对白晨光吩咐道:“向临高总部报告,考察团安全抵达广州。”白晨光点点头,找报务员韩东明发报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