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临运一号上的穿越众船员和登州情报站的穿越众也到了寿安坊的据点。
“呦吼,老齐,你们可算抄着了,你们这个宅子比广州情报站的还要豪华,我都羡慕嫉妒恨了。我整天待在一条两三百吨的机帆船上跑运输,真是有点厌烦了。”
郭云青也道:“是啊,我早就厌烦了,也就起初的那几次还有点劲头,现在真是没什么劲了。”
齐天凯笑道:“以后这种小机帆船肯定会交给土著归化民的,现在不是暂时缺水手么,应该是缺少忠于我们的人手。那几艘大帆船船员都还没满,出任务还要从穿越众当中临时召集,向你们这样的航海专业人才,是这个时空最急需的人才。”
听了齐天凯安慰的话,临运一号的几名穿越众船员都感觉好受了一点。
登州情报站的站长胡远山羡慕的道:“这宅子是真不错,不知道我们登州情报站的据点怎么样?”
李道宗笑道:“你们登州情报站就别想了,登州站暂时只有情报收集任务,没有商务任务,移民工作也要一两年之后才会开始,而且登州离临高那么远,还是低调一点为好,安全第一。”登州情报站只有三名穿越众,站长胡远山,情报员:杨昌华、陈辉。
杨昌华道:“先别管这些了,我们先去逛逛杭州城先。都说江南繁华,这17世纪的江南如何繁华我还不知道呢。不过刚才一路走过来,就感觉杭州城人口多,路上的乞丐也不少。”
白晨光点点头道:“人口不必广州少,这乞丐哪个城市没有?原时空的大城市还有不少职业乞丐呢!”
郭云青坏笑着对杨昌华道:“是不是在临高憋坏了,想领略一番江南美女啊!大同婆姨、泰山姑子、扬州瘦马、杭州船娘。说起这杭州船娘要数西湖船娘最为著名,据说西湖船娘在娼妓群体中历史渊源最为长久,它始于唐代。有人考证从白居易、元稹宦游杭州,西湖船娘开始名闻天下。西湖船娘盛于宋朝,秦观称其“西湖水滑多娇娘”。它一直延续到明清、民国。据说这西湖船娘各有住船,世称“花船”。花船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是住宿的地方,下层是接待客人的客厅。这里陈设时髦,可供达官富商设宴请客、聚睹、抽鸦片。西湖船娘一人或多人相陪。达官贵人、巨商富子在这里除了满足**,还是他们进行军事、政治、经济诸方面秘密交易、贿赂的社交场所。”
杨昌华心里虽然非常向往,嘴上却嘴硬道:“呸!好你个郭云青,是你自己早就想去逛青楼了吧!要不然你这么可能把西湖船娘的历史了解的清清楚楚!”
正当众人吵闹的时候,韩忠进来禀报,说是王士元来访。
李道宗等人一听,都急忙出去迎接。
“贤弟,一早便来打扰,抱歉抱歉!”
“兄长,哪里话,太见外了,快里边请。”
“不怕贤弟笑话,昨日夜里愚兄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想着早点目睹那两种机械。”
李道宗呵呵笑道:“兄长还是个急性子,样机已经组装好了,只是这里没有原料,还需要兄长派人去取一些来。最好叫几个织工来,这个很容易学,让织工演示更直观,要是机器很难学,不易操作也是没有用的。”
王士元忙道:“甚好!甚好!”转身立刻吩咐随从去办,没有多少时间,随从带着几个家丁就把原料搬来了,来的几个织工却都是男人。穿越众心里面一直以为这织工肯定是女工。其实不然,江南很多纺织工坊里面的织工基本都是男工,史载明代江南,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不过在农家私人作坊织布主力依然还是女人,而且此时的江南、特别是松江地区,妇女几乎家家织布,衣被天下可不是随便说的。明代后期年产棉布约2500万匹,每年出口约1500—2000万匹,其中光松江就出产2000万匹。也有记载说明末江南每年出产棉布5000万匹的,记载不一,也没法考证。江南从事棉布纺织的妇女就将近170万人,而且织工收入不菲,不必在外做工的男人低,因为妇女收入的增加,家庭地位也随之提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