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运一号在杭州采购了一船粮食,登州情报站将在登州开一家粮店作为掩护,主要任务是收集情报,为大规模移民工作做准备。登州情报站穿越者只有三人,从土著职工当中选拔了十人作为土著情报员随行,这十名土著情报员都是齐鲁人,逃难到了羊城,被穿越集团收容之后成了职工,他们都是有家有口的,家属留在临高作为人质。出外勤有一定的危险性,工资比在临高还多了不少。
自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伐明之后,特别是萨尔浒之战的失败,导致明朝丢失了辽东,使得登莱地区变的尤为重要。登州,莱州地区作为山东向黄海延伸的一部分,是山东的海防前哨,山东有作为京师地区的屏障,所以登莱地区对拱卫北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甲午战争时,日寇就是从登州境内的容城登陆,消灭北洋海军,从而威胁京师,迫使清廷谈判。登州与辽东半岛南部,朝鲜半岛隔海相望,一旦这两方面出现状况,登州地区可以在军事上起到牵制作用,同时利用海运为在朝鲜,辽东作战的军队提供后勤保障。所以在天启元年设立登莱巡抚,统辖登莱地区的军政事物,登州镇总兵和东江镇总兵都归登莱巡抚节制。崇祯二年短暂废除,第二年又重新设置,所以今年登莱地区是没有巡抚的,直接归山东巡抚管辖。
崇祯二年裁撤登莱巡抚后,登州镇总兵也改为副总兵,作为海防前线,登州镇兵力并不多,因为天启年间因为辽东战事,大量兵力被调往辽东。纸面上登州兵力不少,但是大多是卫所军,登州有登州卫、成山卫、威海卫、宁海卫等6卫;“所”有寻山所、海阳所、大山所等7所;“营”有文登营;“塞”有金山寨、清泉寨、马亭寨等8寨。但是明末卫所军糜烂不堪,完全不堪一战,连农民军都打不过。
在嘉靖倭乱期间开始大规模改为募兵制,倭寇平定之后又开始裁撤军队,天启年间又调往辽东一部分,此时登州镇只有水陆募兵五营,其中骑兵一营800人,步兵二营,每营1232人,水军二营,每营1219人,各种船只八十余艘,总兵力五千七百多人,这还没算上吃空饷的人数,难怪明朝连郑芝龙都打不过。
登莱地区要等到崇祯三年,皮岛刘兴治病变,重新设立登莱巡抚,才有再次加强兵力,不少东江镇的兵力被调往登州,这也为后来的孔有德兵变埋下了伏笔。
登州府东、北、西三面环水,向东可入海,府东设立温泉巡司向西也可入海,府西设有东良巡司;向南则可到莱阳县。蓬莱、福山、黄县、栖霞、莱阳、招远、文登、宁海州8州县都在登州府的管辖之下。
登州府有四个门,东面是春生门,南面为朝天门,西面是迎恩门,北为镇海门。蓬莱县为登州的附郭县,登州城北还筑有蓬莱水城,设水门三座,明洪武九年始建水城,万历二十四年城墙包砖,天启年间,登莱巡抚袁可立曾在此操练水师,节制登州和东江两镇兵马。
临运一号缓缓驶入登州港,没有驶入水城,就在城外港口靠泊,船只刚刚停下,就税吏和士兵上船检查。胡远山早有准备,特意伪造了两广总督衙门的文书,用PS伪造个印章还是很容易的。胡远山宣称自己是两广总督王尊德的手下,出示了假文书,有塞给税吏二十两银子,上船的士兵也多少表示了一下,税吏便高高兴兴的下船去了。
在宋代,登州是和泉州、广州、明州齐名的四大海运港口,而到了明代禁海之后就迅速没落,远远比不上其他三港,隆庆开海之后登州亦不在开海之列,登州要负责供给旅顺和东江镇粮食等军资,不少是通过海运过来的,商船也不少,港口码头上人来人往,挑夫如蚁。
↑返回顶部↑